文 | 劉振濤
萬億規模的城商行董事長提前離任了!
8月17日晚間,成都銀行發布公告,近日收到王暉提交的辭職報告,因組織工作調動另有任用,王暉辭任公司董事長、董事等職務,辭任后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
與此同時,成都銀行還發布公告稱,黃建軍被任命為成都銀行黨委委員、書記職務,同時同意提名黃建軍為成都銀行董事長。
這意味著,待后期成都銀行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監管部門核準后,黃建軍將成為成都銀行新任董事長。
王暉是成都銀行的老將,2005年王暉加入成都銀行,歷任黨委委員、行長職務,2018年開始擔任董事長,在成都銀行工作了20年時間。王暉董事長的任職期到2027年6月,目前是提前近2年時間離任。
黃建軍也是成都銀行的老人,曾在成都銀行工作多年,歷任成都銀行高新支行行長,成都銀行行長助理、副行長等。在此次提名董事長前,在成都農商行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此次被提名成都銀行董事長,算是老將回歸。
![]()
成都銀行近年來發展整體穩健,總資產規模突破1.3萬億,業績也保持增長趨勢,資產質量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前列。
不過,成都銀行在擴張過程中,資本充足率承壓,零售業務相對發展緩慢也成為其挑戰和市場關注焦點。
黃建軍老將回歸,后期能否帶領成都銀行解決挑戰,補“短板”呢?
老將互換,王暉離任,黃建軍回歸
成都銀行這次董事長的變更不只是老將的回歸,也是與兄弟銀行之間的一次老將互換。
黃建軍在被提名成為成都銀行董事長前,在成都農商行擔任董事長一職。成都銀行和成都農商行都是成都國資委實控下的重要金融機構。
在成都銀行發布王暉辭任董事長的同一天,成都農商行也發布了一則人事變動公告,黃建軍因工作調動辭任董事長,免去黨委書記,王暉被任命為新黨委書記以及提名為成都農商行董事長。
![]()
王暉在成都銀行有兩段重要的任職經歷:一段是任職行長,一段是任職董事長,參與了成都銀行上市以及快速發展的整個過程。
成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2018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功,成為四川省首家上市的銀行,全國第8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
王暉2005年加入成都銀行,出任黨委委員、行長。成都銀行在A股上市,離不開王暉擔任行長期間的推動作用。
成都銀行上市后當年,王暉升任為成都銀行董事長。在王暉擔任董事長的期間,成都銀行實現了整體快速發展。
梳理成都銀行的財報,2018年至2024年,成都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從4922.85億元增長至1.25萬億元;營收從115.90億元增長至229.82億元;歸母凈利潤從46.49億元增長至128.58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2018年至2024年,成都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1.54%下降至0.66%;撥備覆蓋率從237.01%上升至479.29%。
2025年一季度末,成都銀行的總資產規模為1.33萬億元,營收達58.17億元,同比增長3.17%;歸母凈利潤為30.12億元,同比增長5.64%,保持增長趨勢;不良貸款率維持在0.66%。
黃建軍也曾在成都銀行工作多年,從成都銀行前身成都市商業銀行基層崗位起步,一路上升至成都銀行副行長。2020年6月,黃建軍從成都銀行離任,前往成都農商行任職,擔任行長一職,并且于2022年8月升任董事長。
黃建軍在成都農商行任職期間成都農商行也實現快速擴張發展,并且在黃建軍任職董事長期間,成都農商行啟動了IPO 計劃,目前處于輔導期。
根據成都農商行發布的財報,2022年至2024年,在黃建軍任職董事長期間,公司總資產規模從7212.86億元增長至9142.63億元;營收從155.30億元增長至183.50億元;歸母凈利潤從51.67億元增長至64.65億元。
2025年一季度末,成都農商行的并表總資產達9516.04億元,距離萬億規模很近了。
從成都銀行和成都農商行的發展來看,王暉和黃建軍在各自任期內都主導銀行實現了快速發展。從雙方互換崗位,似乎背后有深層的戰略意義。
王暉在成都銀行任職工作期間,參與推動了成都銀行的上市,積累了豐富的銀行上市工作經營經驗。成都農商行正謀求上市,王暉到來或對成都農商行的上市具有較大的幫助。
黃建軍的銀行履歷中,從基層做起橫跨了農商行和城商行,跨機構管理能力經驗豐富,或為成都銀行多元化發展,深化區域化金融服務能力提供新的視角和新的發展。
據媒體報道,有市場專業人士表示,王暉與黃建軍的輪換,兩家銀行能夠實現資源互補、管理優勢互補和文化互補,產生組織優化的共振效應。
不過,雖然成都銀行近年來整體發展穩健,但是,黃建軍的到來仍有些挑戰需要面對。
資本充足率承壓,零售業務有短板
新董事長黃建軍來到成都銀行后,需要面對的兩大直觀挑戰:一是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承壓問題,二是成都銀行零售業務轉型發展待加速。
成都銀行上市以來,規模擴張“兇猛”。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為4922.85億元,2025年一季度末,成都銀行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33萬億元,增長了8400多億元。
規模迅速擴張,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本,這導致了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降承壓。
梳理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裕度指標,2018年至2024年,資本充足率從14.08%下降至13.88%;一級資本充足率從11.15%下降至9.7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11.14%下降至9.06%。
![]()
2024年末,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88%、9.74%、9.06%,較2023年末實現了上升。
不過,2025年一季度末,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45%、9.48%、8.84%,較2024年末又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28%、12.18%、10.70%。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裕度的三個指標低于商業銀行平均值。
資本的充足度對于商業銀行十分重要,是商業銀行經營業務開展以及擴張的基礎。成都銀行一直保持著擴張的趨勢,公司2025年財務預算報告中提到,2025年末總資產要達13680億元,增長9.4%;吸收存款達9550億元,增長10.3%。
成都銀行要完成目標,需要消耗大量資本,在資本充足率承壓的情況下,需要大量補充資本。黃建軍到來后,如何提升成都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成為市場關注點。
再來看成都銀行的零售業務。
成都銀行2018年提出了探索構建“大零售”,實現業務格局轉型。2019年更是明確“精細化、數字化、大零售“三大轉型方向。
不過,經過多年的發展轉型探索,成都銀行的零售業務相對對公業務仍然發展緩慢,特別是在零售貸款方面。
2024年末,成都銀行的貸款及墊款總額達7425.68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了18.67%。其中,公司貸款及墊款總額為6026.17億元,同比增長20.25%;個人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387.02億元,同比增長12.46%。公司貸款業務的增幅高出零售業務7.79個百分點。
從規模占比來看,2022年至2023年,公司貸款及墊款總額占總貸款及墊款總額比從77.81%提升至81.15%,占比超過80%;個人貸款及墊款占總貸款及墊款的比例從21.93%下降至18.68%,不足20%。
從貸款的不良率來看,2024年成都銀行企業貸款和墊款的不良率為0.63%,較2023年末下降了0.08個百分點;而個人貸款及墊款的不良率為0.78%,較2023年末上升了0.23個百分點。
![]()
其中,成都銀行個人貸款及墊款中占比最大的為個人購房貸款,2024年規模為999.07億元,接近千億,不良率為0.78%,較2023年上升0.33個百分點,也是導致成都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的因素。
2025年5月,成都銀行召開的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成都銀行行長徐登義表示,“任何一家百年銀行,絕不是單項冠軍,必然是多項發力全面發展”。
因此,成都銀行在零售業務上還需要下大功夫來提升改善。
整體來看,王暉在任的幾年,成都銀行整體實現快速發展,但也存在挑戰。黃建軍在成都銀行基層工作過,也曾在管理層任職,帶領成都農商行實現發展。
黃建軍的回歸,能否發揮老將的經驗,解決成都銀行的挑戰,延續成都銀行整體穩健的發展趨勢?我們將保持關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