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孫永樂
編輯丨巫燕玲
近日,A股10月融資融券新開戶數據出爐。中證數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證數據”)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市場新開融資融券賬戶13.02萬戶,環比9月的20.54萬戶出現明顯回落。
截至10月末,市場融資融券賬戶總數已達1539.88萬戶,同時,融資融券余額繼續攀升,已經從年初的不足1.9萬億元增長至2.49萬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面對A股市場信用交易需求的持續旺盛,券商正積極把握業務機遇,紛紛擴容兩融業務規模。
10月底,兩家頭部券商幾乎同步官宣上調兩融業務額度,招商證券將兩融業務規模上限從1500億元大幅提升至2500億元,華泰證券最新兩融總規模上限則定格在約2865億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至少6家證券公司宣布上調兩融及相關融資類業務規模上限,包括華林證券、山西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
業內人士認為,10月兩融新開戶數據環比回落,主要是因為國慶長假壓縮開戶窗口,疊加節后市場波動引發觀望情緒。但需看到這是短期擾動,非趨勢逆轉。投資者信心修復與政策暖意仍在,兩融需求長期向好。當前市場杠桿水平更趨穩健,券商在業務擴張中仍堅守風控底線。
![]()
![]()
10月兩融新開戶數環比回落
近日,中證數據發布10月融資融券月度數據顯示,受假期和市場震蕩影響,10月份市場新開融資融券賬戶13.02萬戶,環比9月的20.54萬戶下降36.61%。
截至10月末,合計有96家證券公司、1.16萬家營業部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市場兩融賬戶總數已達1539.87萬戶。
從兩融新開戶月度數據來看,市場呈現明顯波動特征:1月新開7萬戶,2月升至9.74萬戶,3月觸及14.45萬戶的階段性小高峰;4月回落至10.59萬戶,5月進一步下探至8.87萬戶;6月、7月連續回升至10.14萬戶、12.36萬戶,8月大幅躍升至18.3萬戶,9月刷新年內高點至20.54萬戶。
受國慶中秋長假疊加市場震蕩影響,10月新開兩融賬戶數量有所減少,出現明顯回落,但仍為年內第四高,可視作在連續兩個月高增長后的正常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情緒波動與投資者入市節奏變化,已對普通交易和信用交易板塊產生同步影響,10月兩類賬戶開戶數均呈現環比回落態勢。
上交所官網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10月,上交所A股新開戶數為230.99萬戶。自今年8月以來,上交所單月A股新開戶數已連續三個月達到200萬戶以上,但10月新開戶數呈現環比下滑態勢。
某華東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負責人指出,10月兩類賬戶新開戶數環比回落,核心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國慶中秋假期導致當月交易日減少,客觀上壓縮了投資者開戶時間,節奏有所放緩;二是市場行情震蕩削弱入市意愿,滬指雖一度突破4000點,但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月收跌,板塊輪動加快下賺錢效應減弱,降低了投資者短期入場熱情。
![]()
年內6家券商上調兩融業務規模
今年以來,A股市場交投持續活躍,資金做多情緒高漲,杠桿資金加速入場,融資融券余額穩步攀升,帶動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凈收入同比大增54.52%。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兩融余額自9月初首次突破2015年2.27萬億元的歷史高位,此后便一路走高,于10月29日首次站上2.5萬億元關口,刷新歷史紀錄。
中證數據最新顯示,截至11月11日,A股融資余額2.49萬億元,兩融余額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47%;兩融市場中的個人投資者數量為777.45萬名、機構投資者為5.04萬家。其中,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46.95萬名,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185.41萬名,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79.94%。
展望后市,機構人士預測,結合11月以來市場延續震蕩態勢,兩融開戶將呈現“短期承壓、漸趨修復”特征。
面對A股市場信用交易需求的持續旺盛,10月底,兩家頭部券商幾乎同步宣布了擴充兩融業務額度的決定。
10月30日,招商證券披露的一份決議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提高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上限的議案》,同意將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上限由1500億元增至2500億元。單次上調幅度高達1000億元。
根據三季報,招商證券最新的融出資金規模已達1293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了35.27%。若維持原有額度上限,兩融業務發展將很快觸及瓶頸,此次“提額”進一步打開了增長空間。
當日,華泰證券亦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類似議案。根據公告,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總規模上限調整為不超過同期凈資本的3倍,并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根據市場情況,在上述額度范圍內決定或調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具體規模。
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華泰證券凈資本為955.25億元。據此計算,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總規模上限約為2865億元。而截至三季度末,該公司的融出資金規模已有1698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至少6家證券公司宣布上調融資融券等信用業務規模,除了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還包括華林證券、山西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
其中,華林證券兩次上調融資類業務規模,足以反映當前券商兩融業務的火爆。今年3月底,公司公告將融資類業務總規模調整至不超過62億元;時隔半年,這家券商于9月9日再度將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調整為80億元。
機構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行情持續向好,投資者融資交易需求同步旺盛,券商上調兩融業務規模上限,既能釋放更多可融資金額度,也能精準把握市場機遇,進一步承接增量信用交易需求。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進一步指出,券商擴張兩融業務規模本質是“規模擴張”與“風控升級”雙輪驅動,頭部券商憑借資本優勢搶占高凈值客戶市場,中小券商則聚焦區域化布局與差異化服務,行業競爭已從“價格戰”轉向“專業力”比拼,真正實現“以風控換增長”的良性發展態勢。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黎雨桐
21君薦讀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