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金融穩定官員正討論通過匯集非美國央行持有的美元,來降低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依賴。
11月13日,據媒體援引五位知情人士透露,歐洲金融穩定官員正在討論是否通過整合美國以外央行持有的美元儲備,建立替代美聯儲資金支持機制的方案,以減少對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美國的依賴。
美聯儲資金支持機制,是指向其他中央銀行提供美元貸款,在市場承壓時期發揮生命線作用,確保全球金融穩定。
媒體援引對十幾位歐央銀行和監管機構官員的采訪表明,他們擔心這些機制可能會被特朗普政府武器化。其中兩位人士稱,擔憂在今年4月達到頂峰,當時特朗普提出的關稅威脅震動了全球金融體系。
華爾街見聞6月份曾提及,盡管鮑威爾等美聯儲官員極力捍衛互換協議的價值,但真正的擔憂在明年5月鮑威爾離任之后。
屆時,新一屆美聯儲委員會是否會將金融工具與地緣政治深度捆綁?如今看來歐央行仍在對“最壞情景”做準備。
美元資金池面臨現實障礙
據媒體援引部分消息人士表示,整合美元儲備將面臨實際困難,可能不具備可行性。
盡管如此,據報道,討論仍在工作層面而非歐洲央行高層決策者層面持續進行,涉及歐元區內外的央行。其中一位官員表示,歐元區的一些國家央行正在推動這一方案。
歐洲官員指出,雖然非美國央行合計持有數千億美元現金,但這無法與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發行者、擁有“近乎無底洞口袋”的美聯儲相提并論。
他們表示,這樣的美元儲備池或許能應對局部、短暫的流動性緊張,但難以在廣泛的市場動蕩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此外,任何匯集儲備的嘗試都將面臨后勤和政治上的雙重挑戰。
一位高級央行官員指出,僅是美聯儲可能中斷互換額度的任何暗示,就足以引發全球金融系統的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景下,任何一家央行都很難繼續向他方提供自身美元儲備。
亞洲經驗與其他備選方案
在探索降低依賴性的路徑上,歐洲官員并非沒有先例可循。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嘗試過匯集資源以增強金融韌性。
東盟與中國、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共同建立了“清邁倡議”,這是一個旨在為成員國提供援助的多邊貨幣互換安排,規模已增至2400億美元。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7月被問及金融風險時便提到了該倡議,并強調:
繼續嘗試像互換額度這樣的多層次方法將非常重要。
除了儲備池方案,歐洲官員還在考慮采取其他措施提高韌性,包括加強對貸款機構的審查。
據報道,兩位歐元區銀行業高管表示,加強對銀行的審查,要求它們制定在亞洲和中東等其他市場獲取美元的計劃,并對這些計劃進行壓力測試。
報道援引一位參與討論的官員稱,如何在不依賴美國的情況下建立韌性的問題,在每次央行間的會議上都會被提出。
非首要擔憂但需考慮最壞情境
在市場承壓期間,美元需求往往激增,短缺可能加劇問題。美聯儲的工具不僅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也服務于更廣泛的美國利益。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3月27日,德銀報告中指出,美聯儲的美元互換額度是維持全球金融穩定的關鍵工具,遠比關稅更具影響力。美元互換機制控制著規模約97萬億美元的外匯掉期市場,相當于全球GDP總和。
通過提供美元,美聯儲確保海外的不穩定不會演變成全面金融危機,進而波及美國。這些工具的使用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達到4490億美元的峰值。
據報道,在幾個月前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時任荷蘭央行行長及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主席的Klaas Knot,已將對互換額度的依賴列為一系列潛在風險之一。
盡管一位歐洲央行監管官員表示,失去互換額度并非"首要擔憂",但為確保金融穩定,關于尋找替代方案的辯論仍在歐洲央行和多個國家央行之間持續。
據報道,歐洲官員們真正擔憂的是鮑威爾明年5月任期結束后會發生什么,因為特朗普已表示可能在今年年底前選定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報道援引另一位消息人士總結道,歐洲官員“需要考慮最壞的情景”。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