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周報 作者:王至成
![]()
近期,鋰電池電解液熱度持續,也帶火了傳統紡織龍頭孚日股份(002083.SZ)。11月6日至11月12日,公司股價已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在股價異動前夕,11月4日,孚日股份在互動平臺上回復多條投資者提問,內容涉及5萬噸硅碳負極材料項目、子公司山東孚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日新能源”)鋰電材料相關產品等。
十年前光伏投資“折戟”后,如今再跨界新能源的孚日股份,緣何受到市場熱捧?
11月11日,針對公司新能源材料產品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孚日股份并發送采訪函,截至記者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不過,11月11日晚間,孚日股份在最新股價異常波動公告中提示稱,由于下游鋰電行業的恢復仍面臨著不確定性,公司子公司孚日新能源仍然面臨虧損的風險。
光伏投資曾“折戟”,二次跨界新能源
資料顯示,孚日股份以紡織業為主業,2023年,公司首次披露“家紡+新材料”雙主業發展戰略。其中,家紡業務仍以中高檔毛巾系列產品以及裝飾布系列產品為主,新材料業務則包含功能性涂層材料業務及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業務。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公告發現,孚日股份早年曾跨界新能源。2008年,面對紡織行業的困境,公司曾進軍CIS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2010年,合資公司埃孚光伏短暫攀上業績高峰,實現凈利潤1745萬元。然而,光伏投資“黃金期”轉瞬即逝,孚日股份光伏業務在受到沖擊后于2014年停產。
與十年前相比,孚日股份跨界出現了“新變化”。2025年半年報顯示,新材料業務營收占比不足10%,公司尚未完全脫離家紡主業的支撐。
其中,功能性涂層材料業務,公司與龍頭企業進行對接嘗試,其涂層材料業務已進入中石油、中車新能源供應鏈,并取得中國船級社認證。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業務,公司11月4日在互動平臺披露內容顯示,其子公司孚日新能源已形成氯代碳酸乙烯酯產能4萬噸、碳酸亞乙烯酯(VC)精制產能1萬噸。
財務數據顯示,二次跨界布局雙主業后,2023年及2024年,孚日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3.40億元、53.46億元,實現凈利潤2.87億元、3.48億元,連續兩年營收凈利雙增。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孚日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8.41億元、凈利潤2.96億元,分別同比下滑4.45%和12.05%。對此,公司在三季度報告中表示,因可轉債利息費用的稅會處理差異,公司補繳了企業所得稅及滯納金,若剔除該事項的影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8億元。
跨界后的新主業是否能夠持續為公司業績增長“供能”?記者致電孚日股份并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家紡業務外銷收入承壓,新能源材料子公司仍虧損
作為公司主營業務,家紡業務仍是當前孚日股份業績“壓艙石”。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家紡業務貢獻了69.82%的營收,家紡行業整體毛利率也提升至26.38%。
不過,孚日股份家紡業務以外銷為主,外銷收入占比超60%。而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同比減少5.11%。
外銷收入下滑,孚日股份卻加速海外布局。10月31日,公司于埃及新建6127噸毛巾項目獲山東省發改委備案。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投資建設該項目“能夠更好地滿足海外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強公司服務海外客戶的能力,對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
主營業務外銷收入承壓,而新材料業務中,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業務還面臨虧損風險。
公告顯示,孚日股份依托子公司孚日新能源積極布局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產品,主要生產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碳酸亞乙烯酯(VC)電池級產品等動力鋰電池上下游系列產品。2025年前三季度,孚日新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6839.81萬元,同比上漲47.78%;凈利潤則虧損3032萬元。
孚日股份曾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重點加強與電解液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但對于與頭部企業合作情況,公司并未披露。此外,公司在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方面的研發投入也未明確披露。11月12日,隆眾資訊分析師王建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屬于新能源中較高端行業,紡織業等傳統制造業跨界進入,仍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目前來看,現有VC技術短期內不會被快速取代。
記者注意到,上海鋼聯監測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亞乙烯酯(VC)價格自2025年9月以來漲幅超過50%。
王建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VC此次價格反彈有一定的支撐,主要因素為終端需求上升。中長期來看,價格走勢仍以觀望震蕩整理為主。“對比前幾年的集中投產,目前市場對于新能源項目投資可能會更加理性和慎重。”
孚日股份的二次跨界,是一場比十年前更具準備的戰役。不過,行業周期之下,跨界風險不小。對于這家傳統紡織龍頭的新能源跨界之路,時代周報記者將保持關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