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楊 柳
10月28日,繼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之后,網約車賽道再度迎來新入局者。由上汽集團孵化的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享道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2024年交易總額(GTV)計算,享道出行在國內網約車平臺中排名第五,位列頭部梯隊。
然而,這份在行業內占據一席之地的享道出行,卻面臨著長期虧損。享道出行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內累計虧損超過19億元,盈利壓力巨大。同時,享道出行尚未解決網約車行業普遍存在的合規“頑疾”——平臺運營車輛與司機的許可資質問題,報告期內相關行政處罰記錄多達149條。
在資本市場門前,享道出行如何向投資者證明其盈利能力,以及如何拆解合規風險,已成為其闖關上市的關鍵。
盈利困局:三年半累虧19.1億元
對享道出行而言,其經營躲不掉“虧損”二字。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分別虧損約7.81億元、6.04億元、4.07億元和1.15億元。三年半時間,公司累計虧損19.07億元。
巨額虧損,對其資產負債表造成了壓力。為此,享道出行在上市前進行了一次財務調整。2025年7月,公司股東決定將注冊資本總額由41.06億元削減至3.5億元,減資幅度高達91.48%。據媒體報道,此舉主要目的是專項用于彌補公司的累計虧損。
虧損的同時,享道出行的營收卻在不斷增長,并從2022年的47.29億元增至2024年的63.9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3%。
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營收約為30.13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30.99億元微降2.8%,增長勢頭戛然而止。招股書將其歸因于核心業務網約車服務收入下降。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22.98億元,同比減少5.4%,主要由于完單量減少。
享道出行的業務主要分網約車服務、車輛租賃服務、車輛銷售及Robotaxi服務。其中,網約車是絕對核心,2025年上半年貢獻了76.3%的收入;車輛租賃服務(享道租車)貢獻了18.7%的收入。
核心業務收入的波動,暴露出享道出行模式的“脆弱”——對第三方聚合平臺的極端依賴。招股書披露了一個關鍵數據: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量分別約為1.35億單、1.59億單、2.17億單和1.02億單。
如果換算成占比,則更為清晰: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聚合平臺訂單占比分別為91.8%、92.4%、97.3%和98.1%。也就是說,在享道出行2025年上半年1.04億總訂單中,僅有約150萬單來自其自有渠道(享道出行APP等)。
極度依賴聚合平臺,意味著享道出行必須向“上游”支付高額的傭金(計入銷售成本),這在早期嚴重侵蝕了其利潤。
不過,盡管面臨重重壓力,享道出行試圖在招股書中講一個“走出虧損”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其運營效率的持續改善。重中之重是毛利率的顯著提升。享道出行的整體毛利率已從2022年的1.0%,增至2023年的6.6%、2024年的7.0%,并在2025年上半年達到11.3%。
更關鍵的信號來自其核心業務。網約車服務的毛利率,在2022年尚為-5.4%(虧損),到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扭轉為12.2%(盈利)。這表明公司在訂單調度、司機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精細化運營開始顯現成效。
同時,享道出行的虧損率也在持續收窄。公司凈虧損率已由2022年的16.5%,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3.8%。
最具說服力的一點,是經營性現金流的“轉正”。2022年至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均為負值,分別流出7.41億元、3.78億元和2.04億元。而2025年上半年,該項數據首次轉為正流入,錄得凈額8330萬元。
盡管現金流“轉正”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它依然建立在2025年上半年營收微降,且對聚合平臺依賴度達98.1%的脆弱平衡之上。享道出行必須向資本市場證明,這種“微利”狀態是可持續的,而非暫時的。
合規頑疾:149張罰單背后的挑戰
與早前上市的曹操出行、如祺出行一樣,享道出行在招股書中也明確提示了合規風險。公司承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平臺上的部分車輛及司機尚未取得必要的運輸證及╱或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與享道出行相關的行政處罰累計達到149條,累計處罰總金額為384.3萬元。
對于這些處罰,享道出行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因不合規而被處以的罰款總額“不超過有關期間收入的0.1%”。基于罰款金額、相關交通部門的意見及法律顧問的意見,公司董事認為該等不合規事宜“并無亦不會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這一定性,是所有“B2C”與“C2C”混合模式網約車平臺在上市時必須向監管機構作出的陳述。網約車行業作為一個高度依賴“零工經濟”的行業,其司機(C端)與車輛(C端或B端)的合規性一直是行業“頑疾”。
根據國家規定,網約車合規運營需要“三證齊全”:平臺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駕駛員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即“人證”),車輛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即“車證”)。
享道出行的風險點,正集中在后兩項。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享道出行平臺注冊的司機數達106.22萬名。如此龐大的司機基數,確保每位司機、每輛車都完全符合其運營所在城市的地方性法規,是巨大的管理挑戰。
這個問題在聚合模式下變得更復雜。當享道出行(作為運力方)的訂單有98.1%來自聚合平臺(作為流量方)時,其對司機的準入審核和日常管理能力肯定會面臨更大考驗。
享道出行雖在招股書中承諾,預計“得益于業務策略及內部控制措施,公司的訂單合規率將不斷提高”。但對于港交所的審核而言,這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關卡。監管機構需要評估的是,這種不合規狀態是否構成上市的實質性障礙,以及公司是否已采取了足夠且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來降低風險。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