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Tech Bros Are Getting Face-Lifts Now
整形外科醫生表示,為應對“因年齡增長被職場淘汰”的擔憂,科技行業男性正斥巨資做面部拉皮、頸部拉皮及眼瞼整形手術
作者:馬特阿拉吉亞
2025年10月24日 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0點

本塔萊醫生提供的匿名患者照片。該患者60歲,經營太陽能與科技企業,接受了先進的深層面部拉皮、頸部拉皮(含面部淺表肌肉腱膜系統優化)及其他配套手術。提供者:本塔萊醫生
科技行業是年輕人的天下。在2024年的一次演講中,基思拉博瓦回憶起同為投資人的彼得蒂爾曾給他的建議:“不能雇傭30歲以上的人。”整形外科醫生稱,正因如此,科技行業男性正愈發愿意花費數千美元做“迷你面部拉皮”“頸部拉皮”“眼瞼整形”等手術,以掩蓋衰老痕跡。沒錯,如今科技男形象的最新“標配”,就是一張“全新的臉”。
“傳統上,社會更多要求女性保持年輕外貌,但現在所有人都有這種壓力——尤其是在硅谷,一旦看起來顯老,你就會被貼上‘不重要’的標簽。”舊金山整形外科醫生蒂莫西馬滕說。
比弗利山莊整形外科醫生本塔萊(其先進面部及頸部拉皮手術收費約12.5萬至15萬美元)表示,過去五年間,科技行業男性對這類手術的需求增長了5倍。舊金山整形外科醫生安德魯巴尼特稱,科技行業男性對面部拉皮手術的需求較新冠疫情前增長了約25%,眼瞼整形手術需求更是增長了50%。他指出,需求增長最顯著的群體是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領域的男性。巴尼特補充道,科技行業男性“有足夠資金支付”是重要原因,他的面部拉皮手術收費為4萬至6.5萬美元。
“疫情后,整形外科手術需求激增。”加利福尼亞州馬林縣整形外科醫生辛西婭古德曼表示,她提到這一增長的普遍原因是“人們頻繁在Zoom會議中看到自己的臉”。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美容皮膚科醫生丹尼爾利維則稱,硅谷廣泛采用的混合辦公模式,讓人們“有機會做那些需要恢復期的手術”。
舊金山精神分析師斯蒂芬薩賓表示,他的科技行業男性客戶常表達對“因年齡增長被淘汰”的擔憂,其中不少人選擇通過整形手術應對。他指出,這一趨勢最初始于肉毒素及類似非手術項目,如今這類項目在硅谷已“近乎過時”。“現在的心態幾乎是:‘能讓自己狀態更好的事,為什么不做?’”他說。
古德曼介紹,30多歲的科技男性通常會選擇肉毒素、“少量填充劑”等非手術項目;到了40多歲,他們會開始嘗試更多手術類項目,包括所謂的“迷你面部拉皮”。巴尼特表示,“迷你面部拉皮”并非醫學術語,通常指“切口更少、恢復期更短”的拉皮手術(恢復期為1周至10天,而全臉拉皮手術需2至3周),且主要針對面部下半部分。“迷你面部拉皮正越來越受歡迎,因為沒人想有老式拉皮手術那種‘緊繃拉扯’的痕跡。”古德曼說,她推出的“短疤痕面部拉皮”(即她版本的迷你拉皮手術)起價1.5萬美元。

本塔萊醫生提供的匿名患者照片。該患者65歲,是科技創業者的商業與財富顧問,接受了先進的深層面部拉皮、頸部拉皮(含面部淺表肌肉腱膜系統優化)。提供者:本塔萊醫生
“過去,男性通常要等到60、70歲才做面部拉皮,做完后大家會說‘這拉皮效果真好!’”馬滕說,“現在男性會在40、50歲就‘提前干預’,這是‘早期保養’而非‘后期修復’。”他的面部及頸部拉皮手術收費約7.5萬至15萬美元,具體取決于配套項目。他表示,如今男性患者更傾向于“自然、不顯眼”的效果。“男性顯然(比女性)更不愿談論自己做過整形手術。”
另一項熱門手術是“眼瞼整形”(又稱瞼成形術),可改善眼下眼袋浮腫及上眼瞼皮膚松弛下垂問題。“大多數科技行業男性來咨詢的都是眼瞼整形。”舊金山灣區外科醫生阿曼塞雷布拉金說,他的上眼瞼手術收費約5000至7000美元,下眼瞼手術約8000至1萬美元。
古德曼為不少50多歲的科技男性做過眼瞼整形。“在診所做這個小手術,就能讓人看起來年輕10歲。”她的一位患者(舊金山灣區某全國性保險公司的高級產品經理,不愿透露姓名)在近50歲末期時,曾因眼下“眼袋”做過瞼成形術,至今已近10年。當時手術采用局部麻醉,術后僅需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剛做完時樣子很嚇人,”他說,所以他在家工作了一周。他表示,大約三周后腫脹消退,自己在工作中更有自信了,也“很喜歡新形象”。
巴尼特稱,新型藥物“大幅減少了術后淤青和腫脹”,從而縮短了恢復期,而新技術也讓手術效果更佳。對于部分面部拉皮患者,巴尼特現在會縮小唾液腺,以打造“輪廓清晰”的下頜線。“最新技術讓手術更快、更安全。”
舊金山灣區時尚顧問維多利亞希區柯克有許多科技行業客戶,她表示,男性常看到妻子做整形手術,隨后意識到“‘其實也沒那么糟,效果確實好’,于是跟著做”。一位55歲的男性就是如此,他為給硅谷科技公司供貨的地板企業管理銷售業務。去年11月,迪諾埃利亞斯尼亞醫生為他做了頸部拉皮,以改善他口中的“牛蛙式雙下巴”。他的妻子此前做過整形手術,“我不想站在她身邊像個怪物。”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患者說。

迪諾埃利亞斯尼亞醫生提供的匿名患者照片。該患者46歲,是科技公司高管,接受了短疤痕頸部拉皮手術。提供者:迪諾埃利亞斯尼亞醫生
他的手術采用全身麻醉,用他的話說,還包括“切除部分唾液腺”,這導致恢復期更長、更復雜。他覺得有些過程“很不舒服”:頸部插了幾天引流管,吞咽困難還引發了些許“恐慌”。大約4至6個月后,他下唇的正常知覺才恢復。盡管如此,他仍表示“就算再來一次也愿意,它解決了我一直很困擾的問題”。(埃利亞斯尼亞醫生稱,“恢復期體驗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會更艱難,但大多數患者“都能較好耐受”。)
古德曼表示,Ozempic等GLP-1類減肥藥在科技行業員工中的普及,也促使更多人尋求面部拉皮手術,因為“快速減重會導致大量皮膚松弛”。馬滕將這種情況稱為“皮膚塌陷”。
馬滕從業30多年,見證了這一趨勢的轉變。“過去,男性只要有成就,無論外貌如何都會受尊重;而女性無論多有成就,都要靠好形象才能獲得認可。”他說,“現在男性覺得‘光有成就不夠,還得有相匹配的外貌’。”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