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0月24日消息,日前,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通過官網發布聲明,稱已收到一家荷蘭半導體制造商的通知,對方可能無法保證芯片正常交付。

而該芯片是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關鍵部件,這一情況或對其會員企業的全球生產造成嚴重沖擊,其會員涵蓋豐田、本田、馬自達、三菱、日產、斯巴魯等主流日系車企。
盡管通知未指明涉事荷蘭企業,但結合近期產業動態,業內普遍認為大概率是中國聞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導體,而這一判斷也得到了歐洲車企動態的印證。
近日,德國大眾集團就表示,旗下車型使用了部分安世零部件,雖當前生產未受影響,但不排除短期內突發風險,同時大眾還透露,高爾夫、途觀兩款車型的生產將于本周五暫停,計劃下周恢復。
此次芯片供應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荷蘭政府對安世半導體的強制干預。2025年9月30日,荷蘭政府以“防止關鍵技術轉移”為由,依據《商品供應法》對安世半導體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凍結企業資產、暫停聞泰科技委派的CEO職務,以及強行任命擁有 決定性投票權的外籍董事,實質剝奪了聞泰科技對安世的控制權。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回應稱,公開文件顯示荷蘭與美國曾就“穿透規則”溝通協調,且美方明確向荷方提出更換安世中方首席執行官、調整企業治理結構等要求,地緣政治因素已顯著擾亂正常的市場運作。

作為全球汽車芯片領域的關鍵企業,安世半導體是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和MOSFET芯片的領先供應商,其中小信號二極管與晶體管、ESD保護器件的出貨量全球第一,邏輯IC出貨量全球第二,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這也讓其供應問題迅速引發行業警惕。目
前,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已發出警告,若安世芯片供應中斷問題無法立即解決,歐洲汽車制造業將面臨嚴重干擾。
更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汽車產業剛從上一輪芯片短缺中恢復,2021-2022年的芯片危機曾導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超1500萬輛,行業損失約2100億美元,因此業內專家普遍擔憂,此次安世危機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汽車減產。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