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車充電量創歷史新高,日均達1535.91萬千瓦時,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出行的充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為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激發新能源汽車消費潛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明確將通過持續健全充電網絡、提升充電效能、優化服務品質、創新產業生態,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促進電動汽車更大范圍內購置使用。到2027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方案》部署實施五大專項行動:公共充電設施提質升級行動,居住區充電條件優化行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推廣行動,供電能力和供電服務改善行動,充電運營服務質量提升行動。
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充電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鍵支撐,其服務能力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24.3萬輛和112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2%和34.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1%;新能源汽車出口175.8萬輛,同比增長89.4%。
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服務能力能夠基本滿足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但仍存在公共充電網絡布局不均衡、設施功能結構待優化、居住區服務供給不充分、供電保障有待加強、運營管理質效有待提升等問題,需要出臺政策予以破解。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將汽車消費作為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要求各地各部門著力優化消費環境、創造有效消費需求。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研究制定了《行動方案》,明確今后一段時期充電設施發展的目標和行動路徑,助力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設施體系,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上述負責人介紹,《行動方案》圍繞“四個更加注重”,研究提出相關政策舉措,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設施體系:更加注重均衡性,更加注重創新性,更加注重普惠性,更加注重落地性。
在空間布局方面,目前城市充電服務保障能力相對充足,但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建設尚不均衡,《行動方案》明確要加快補齊農村充電設施建設短板,實現農村地區公共充電設施全覆蓋。在設施功能結構方面,目前我國公共充電設施平均功率僅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滿足節假日高速公路、城市熱點地區等快速補能場景的充電需求,《行動方案》明確要在重點城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快大功率充電設施規劃建設,進一步優化設施功能結構。
車網互動作為新模式新業態,利用充換電設施將新能源汽車與供電網絡相連,通過組織智能有序充電和雙向充放電,可有效發揮新能源汽車作為靈活性儲能資源的調節潛力。《行動方案》提出要擴大車網互動試點范圍,在價格政策、市場化機制和應用場景等方面持續探索創新。
《行動方案》針對居住區建樁難問題,進一步強化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積極推廣“統建統服”建設新模式;針對農村地區充電網絡覆蓋不足的問題,提出要進一步下沉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報裝接電流程繁瑣,要求簡化居民充電樁報裝申請資料,鼓勵探索“一小區一證明”等試點應用,落實“三零”“三省”服務舉措。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