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2025 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于 10 月 13 日在北京平谷開幕,9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800 名嘉賓,共話農業科技發展趨勢,助力全球糧食安全。

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上,神農 AI 大模型 3.0、農業中關村 2.0 等一系列最新農業科技成果相繼發布。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數據顯示,預計到 2030 年,全球仍有 5.82 億人口長期處于食物不足狀態。與會嘉賓圍繞共建韌性食物供應體系、AI 與未來農業等內容開展合作交流,共同應對全球農業挑戰。
與會代表表示,極端天氣正威脅全球糧食生產穩定性,農業低碳轉型是各國共同面對的課題。中國搭建了一個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將與全球一道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多領域開展合作。
據澎湃新聞報道,神農 AI 大模型 3.0 由中國農業大學打造,是目前全國覆蓋農業學科和場景最全的大模型,具備農業知識問答、生產決策推理等功能。

此次發布的神農 AI 大模型 3.0 聚焦 36 個農業智能體,模型以“小體積、高智能、低成本”為核心突破,推出 32B、7B、1B 三個版本,通過動態稀疏機制與增量壓縮技術實現模型算力縮小 50%,同時關鍵任務性能損失低于 1%。
目前,神農大模型已在北京周邊、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區推廣應用,服務用戶超 10 萬人。
IT之家查詢官方資料獲悉,“農業中關村 — 中國現代農業產業創新中心”項目位于北京平谷,整合全球能源、工業和農業科技前沿成果,以新能源消納轉化為核心,開展多項全球首創工業農業創新技術科研攻關。
在 10 月 13 日的大會上,北京市平谷區副區長彭石發布《農業中關村核心區發展 2.0》,該計劃明確提出以合成生物、智慧農業為重點,致力于打造全國農業科創中心。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