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美國多位科技圈人士接連發出警告,隨著中國開源模型的快速崛起,未來大多數國家最終可能會使用以阿里通義千問Qwen為代表的中國AI模型。
本周二,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一檔播客中坦言:當前全球AI格局存在一個“奇怪的悖論”,美國最大的AI模型是閉源且收費的,而中國最大的AI模型卻是開源且免費的。他預測,在成本壓力和技術可行性的雙重壓力下,全球大多數國家最終可能會轉去使用中國AI技術。
![]()
隨后,美國知名經濟自由組織研究員馬特·斯托勒(Matt Stoller)也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當前中國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上領先,核心在于美國AI產業界過度依賴閉源壟斷策略。這種方式風險極高,一旦失敗,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
彭博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截至2025年10月,Qwen的累計下載量已超美國meta公司旗下的Llama,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開源大模型。
![]()
此前,黃仁勛在GTC大會上亦強調,開源模型與開放協作是全球創新的基石,明確指出阿里千問Qwen已占據全球開源模型市場的主導地位,且領先優勢還在持續擴大中。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開源模型領域的蓬勃發展,正在重塑全球AI競爭格局。這一趨勢已經引發美國相關人士擔憂:在當前復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越來越多國家或將因為“開源、安全、成本低廉”的優勢轉向中國開源模型,推動全球AI格局進一步演變。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