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訊(記者 石雨)2026年保險業開門紅,已悄然啟幕。與往年相比,記者觀察到,正形成新的節奏:產品主線從固定收益類堅定轉身向浮動分紅型,渠道中心從個險主導到銀保發力,價值差異則體現在從單一產品到綜合服務的豐富等等。
8月預定利率調整下的保單銷售高點,推動多家險企2025年業務目標提前完成,新一期開門紅的蓄勢為2026年表現定調。在行業在產品、渠道等多個維度深度轉型的背景下,開門紅或許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銷售戰役,而是轉型成效的一次檢視。
開門紅風向:分紅險占據絕對C位,尋求差異化優勢
開門紅對于保險業,由來已久,指保險公司在約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為沖刺全年業績和搶占市場份額推出貼有高收益標簽的儲蓄型保險產品,并積極推動營銷的關鍵銷售期。
近幾年,行業逐步淡化開門紅概念,向全年保費均衡增長驅動。有數家中小險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全年推動銷售的節奏比較均衡,目前并沒有額外的開門紅布局。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傳統,除提高業務規模外,在鎖定客戶、提振營銷員士氣等方面仍具有特殊性,業內機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逐步調整節奏。
記者注意到,自9月預定利率切換以來,啟動會、產說會、產品培訓、宣傳,熟悉的銷售節奏正在人身險業奏響。甚至部分機構推動與往年開門紅相似的業務節奏,但在措辭上,則以銷售旺季等詞匯取代。
記者從業內調研了解到,已有多家頭部壽險公司舉行2026年開門紅啟動會,各分公司節奏有所差異,但都已推進。9月開始銷售‘淡季’,就逐步開始準備了,一家人身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道。
產品方面,作為2026年開門紅的重要節點。近期,部分保險公司已陸續推出新品,延續今年以來的產品轉型趨勢,保險公司的主打產品進一步向分紅型產品傾斜。
去年還有不少客戶表示對‘固定收益類’產品更偏好,但經過預定利率下調之后,今年大都是咨詢分紅型,一家保險公司代理人從銷售端向記者表述其觀察,大家已經接受了這一變化。
從各保司近期推出的產品來看,分紅型終身壽險、年金保險占據絕對C位,產品定調于依托分紅賬戶滿足保險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而在分紅險整體趨于同質化的前提下,部分險企希望打出差異化路線。
近日,某頭部人身險公司推出兩款分紅型產品,針對投資收益,詳細介紹了分紅賬戶的三倉配置策略:以長期戰略倉打造穿越周期的收益,以中期情境倉靈活應對牛熊市切換,以短期戰術倉精準聚集市場波段機會。
同時,在常規以繳費方式、領取方式體現靈活設定的基礎上,部分險企尤為強調差異化服務,附加如家庭醫生、綠通、健康管理等醫養項目,體育、文娛等生活權益等,打造保險+服務的綜合屬性。
將業務結構向分紅險傾斜是近幾年行業的必然趨勢,‘開門紅’也是重要節點,不過基于其浮動收益的特點,產品的宣傳點不多,打出差異化確實更能搶占市場,一家保險中介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分紅險競爭戰略遠比傳統險復雜,我們認為關鍵是打造恰當的市場形象或產品人設,并長期可持續地實現設定的目標,具體可以分為低風險和高風險戰略,華泰證券研究員李健分析提出,低風險戰略意在打造穩健形象,目標客戶風險偏好低,產品側重高保證、高現金價值、現金分紅,銷售端突出產品安全特征,投資端偏穩健;高風險戰略意在樹立進取形象,目標客戶風險偏好高,產品端側重低保證、低現金價值、保額分紅,銷售端強調長期潛在高回報,投資端偏進取。
個險寒意未消,銀保能否成新主力?
基于經營策略和展業節奏,各險企開門紅布局節奏不一。記者調研了解到,已有部分先行機構開始錄單,甚至有機構分公司已開始比拼戰報,一線代理人以爆單刷屏渲染氣氛。
熱鬧背后,關于2026年開門紅乃至全年的業績表現預期,行業有不同聲音。
機構層面相對樂觀。部分頭部保司對于2026年‘銷售旺季’的目標要比2025年大得多,尤其是銀保渠道方面的計劃,甚至接近翻番,一家銀行系人身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說道,其所在機構開門紅目標亦有所上調,但整體增幅不高。
但個險渠道方面,不乏一線代理人向記者表示悲觀,需求早已透支,今年8月產品切換期就已經賣不動了。
以往的‘開門紅’主要是個險渠道在推,但在目前個險‘受困’、銀保快速崛起的情況下,今年險企在銀保渠道著墨明顯增多,但兩個渠道打法不同,前述中型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向記者分析道。對于個險渠道來說,開門紅期間高頻次的客戶拜訪、產品說明會、線下活動等等,其價值不僅在于拉動保費,更在于維系客戶關系、提升客戶粘性。
眼下,個險渠道承壓明顯,銀保渠道加速發力。從上市險企三季報來看,銀保渠道成為新單保費規模與價值拉升的主要驅動路徑。但變數是,據業內交流數據,今年9月,產品切換后的銀保新單規模保費環比大幅下滑,給該渠道后續的表現留下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從業內反饋來看,各銀行渠道對于2026年開門紅保險產品的偏好并不相同,有部分銀行仍然偏好規定收益類產品,倒逼部分險企以固收型與分紅型產品共同推進的模式上新。
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客戶仍偏好固收類產品,另一方面可能是銀行渠道對于分紅險的銷售能力尚未跟上,但銀保渠道推進分紅型產品是大勢所趨,從預定利率的情況來看,分紅險更具優勢,前述銀行系險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分析道。
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已有保險機構針對私行客戶推出專屬保險產品,深化渠道優勢。與此同時,不少銀行機構也正加強內部培訓,圍繞分紅型保險等重點產品提升一線人員的專業能力,以迎接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力爭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當下,2026年開門紅已然開幕,觀察看來,行業轉型的背景下,開門紅的特點也在悄然改變,從固定收益到浮動分紅,從個險主導到銀保崛起,從單一產品到產品+服務的綜合競爭,行業正在重塑與客戶交互的方式。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