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AI教母、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的創業公司World Labs正式推出了其首款產品Marble,由多模態世界模型提供支持,官方發文稱其是“構建空間智能未來的基礎”,該模型能通過單張圖片、一段視頻或一句文本提示創建高保真、持久的3D世界。
![]()
就在兩個月前,團隊分享了Marble的預覽版,目前正式向公眾開放的同時,功能也得到了擴展:支持大規模多模態輸入、同步推出了一個名為Marble Labs的創意中心,并且開放了免費增值(freemium)與付費訂閱服務。
在定價方面,Marble 提供四檔訂閱方案,免費版支持4次生成,僅支持文本和圖像輸入,標準版每個月20 美元,支持多圖、視頻輸入及高級編輯,最貴的旗艦版達到95 美元/月,包含75 次生成,可以解鎖全部功能。
上個月,李飛飛團隊還發布了實時模型 RTFM(Real-Time Foundation Model),一張H100就能運行,不過,Marble 的差異化優勢在于其生成的是持久化、可下載的 3D 環境,而非在用戶探索過程中動態生成世界。公司表示,這一設計顯著減少了場景變形與不一致性,并支持將生成世界導出為高斯潑濺(Gaussian splats)、網格(meshes)或視頻格式。
11 月 10 日,李飛飛還發表了一篇長文為發布造勢,引起眾多轉發,在其中她解釋了空間智能為什么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
李飛飛認為,當前以大型語言模型為代表的AI雖然擅長處理抽象知識,卻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缺乏對物理世界的真實理解。而空間智能,即人類用以理解、導航并與三維世界交互的底層能力,將是實現機器真正智能的關鍵突破。
李飛飛解釋道,人類對世界的理解是整體性的,不僅關乎我們“看見了什么”,還包括事物在空間上的關系、它們的意義以及彼此的關聯,而非僅僅依賴語言描述。為了賦予機器這種能力,我們需要構建一種全新的“世界模型”,一類能構建環境內部表征的 AI 系統,這種模型具備生成性、多模態性和交互性三種核心能力。
目前行業內包括谷歌等廠商也都在關注世界模型,但谷歌的Genie 仍處于有限研究預覽階段,競爭對手如 Decart 與 Odyssey 僅推出免費演示版本,Marble是目前世界模型賽道中首個投入商用的產品。從行業的評測來看,Marble整體的交互效果不錯,但細節精細程度還需要提升。
李飛飛認為,未來幾年,具備空間智能的世界模型將變革眾多行業。在短期內,空間智能將賦能創造力,為電影、游戲和建筑領域的創作者提供強大工具,如Marble這樣的平臺能快速生成可探索的3D環境。
中期來看,空間智能將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通過高仿真訓練使其成為人類在家庭、實驗室中的協作伙伴;長遠看,空間智能有望在科學、醫療和教育領域引發革命,通過模擬實驗、輔助診斷和沉浸式學習,極大增強人類在各自專業領域的能力。
李飛飛在2024年創辦了World Labs,短短幾月內就完成約 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的融資,估值迅速突破 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成為 AI 領域最新的獨角獸企業。公司投資方陣容包括 a16z、Radical Ventures、英偉達 NVentures、AMD Ventures 和 Intel Capital 等科技與風投界的重量級玩家。
對于World Labs未來規劃,此前團隊曾表示第一階段將專注于構建對三維性、物理性以及空間和時間概念有深入理解的模型,隨后將支持增強現實(AR)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此前李飛飛提到,團隊剛起步,在盈利模式等問題上有很多邊界需要突破,相信團隊能夠解決。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