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關乎新能源汽車駕駛安全的新國標征求意見稿引發全網熱議。核心條款中明確提出,新能源車每次啟動后的默認工作狀態下,百公里加速時間需不小于5秒,同時要求配備踏板誤踩加速抑制功能,這一規定讓行業內外形成了鮮明的支持與反對兩派。
新規的出臺并非無的放矢。近年來,純電動、插電混動汽車的加速失控事故頻繁見諸報端,相關部門調研發現,這類事故多源于駕駛人在使用高加速模式時,對車輛性能預判不足,操控準備不夠充分。為降低風險,意見稿提出讓車輛以低加速性能模式默認啟動,若車主需要更強動力,需通過二次操作切換駕駛狀態,以此提升駕駛人的安全準備意識。
除了加速限制,意見稿還對車輛安全配置提出新要求。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需具備踏板誤踩加速抑制功能,當系統在車輛靜止或蠕行時檢測到誤操作,會主動抑制動力輸出,并通過聲光等明顯信號提醒駕駛人,類似華為乾崑輔助駕駛系統中的“請抬腳”警示功能。據了解,目前部分車型已搭載類似防誤踩技術,通過系統干預減少人為操作失誤引發的風險。
規定公布后,汽車圈的討論迅速升溫。汽車博主韓路公開表示支持,他認為5秒的零百加速成績已能滿足多數人的使用需求,足夠快捷。對于需要更強動力的用戶,手動切換模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安全提醒,能讓駕駛人更清晰地明確自身責任邊界。不少網友也認同這一觀點,認為隨著新能源車動力越來越強,部分缺乏經驗的車主容易因追求刺激而忽視安全,適當的限制能有效降低事故概率。
![]()
反對聲音同樣尖銳。汽車博主“不是鄭小康”直言這一規定非常不妥,他提出的核心質疑在于,限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零百加速延長至5.5秒或6秒,車輛行駛速度提升后,碰撞產生的動能依然會帶來較大風險,難以杜絕“鬼火炸街”這類危險駕駛行為引發的事故。
在他看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車輛性能限制,而在駕駛人管理。他建議多設立專業駕駛學院,強化駕駛人的專業技能培訓,同時為追求速度與激情的車主提供封閉賽道等合法場地,引導大家在公共道路上自覺遵守文明駕駛規范。“這種一刀切的方式,除了讓喜歡大馬力高性能車的車主每次啟動都要手動切換模式,對改善道路安全現狀沒有實質幫助。”
![]()
![]()
行業內也有不同看法,部分車企高管認為,當前部分車型過度追求2 - 3秒級的零百加速屬于技術過剩,行車安全應始終置于首位,新國標標志著行業從單純追求性能參數向安全與效能并重轉型。但也有業內人士擔憂,硬性限制可能會影響高性能車型的市場競爭力,如何平衡安全與用戶體驗仍需進一步探討。
據悉,該征求意見稿仍在公開征集反饋中,相關部門將結合各方意見進一步完善。無論是支持方強調的安全優先,還是反對者提出的精準治理,核心訴求都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這場圍繞5秒加速的爭議,本質上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性能追求與安全保障的一次深刻探討,最終落地的標準將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值得持續關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