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2 日消息,軟銀昨天發布最新季度財報,顯示其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截至 9 月)錄得凈利潤 2.5 萬億日元(現匯率約合 1154.92 億元人民幣),并在 2025 年 10 月以 58.3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415.02 億元人民幣)價格售出 3210 萬股英偉達股票(含資產管理子公司持股)。

據 CNBC 今天報道,軟銀首席財務官后藤芳光在投資者說明會中表示,他們希望在保持財務穩健的同時,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此次減持英偉達屬于公司的“資產變現戰略”之一,可確保軟銀以“安全的方式籌措資金”。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出售英偉達所有股份和部分 T-Mobile 股份的原因是為了籌資 22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1601.71 億元人民幣)投資 OpenAI,此次出售與外界猜測的“擔憂 AI 泡沫破裂”無關。

New Street Research 分析師 Rolf Bulk 對此表示:“此次清倉不應視為軟銀對英偉達發出謹慎或負面態度信號。事實上軟銀在 10 月至 12 月季度至少需要 30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2171.2 億元人民幣)資金,涵蓋 225 億美元投資 OpenAI 和 65 億美元收購 Ampere”。
另外一名分析師 Dan Baker 則認為,軟銀此次減持并非代表轉變策略,并解釋道:“軟銀明確表示,此次出售與其對英偉達的看法無關,最終這筆錢仍會流入其他與 AI 相關的企業中”。
雖然軟銀清倉英偉達令部分投資者感到意外,但事實上這家公司已經在幾年前用過相同手段“套現”英偉達。
2017 年,軟銀愿景基金曾斥資約 4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284.75 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英偉達約 4.9% 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但到 2019 年初,軟銀開始逐步減持英偉達股票,當時這些股份價值約 4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284.75 億元人民幣)40 億,但在今天價值約為 160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1.14 萬億元人民幣)。

有趣的是,軟銀集團 CEO 孫正義在去年與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勛一同亮相時,還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當時黃仁勛爆料:“有一段時間,孫正義是英偉達最大的股東”,隨后孫正義立即抱住黃仁勛并假裝哭泣,引發現場哄笑,黃仁勛對此安慰道:“沒關系,我們可以一起哭”。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