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機構 Accel 在最新發布的《2025Globalscape 報告》中指出,雖然美國在大型人工智能模型領域仍遙遙領先,但在 AI 應用層面,歐洲正迎頭趕上,Lovable、Synthesia 等一批新興企業正在崛起。
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歐洲及以色列在云與 AI 應用領域的私人融資規模已達到美國的66%。十年前,這一比例僅為10%。Accel 合伙人 Philippe Botteri 表示,這一巨大轉變得益于歐洲成熟的軟件創業與投資生態,以及持續十年的“技術飛輪效應”。
圖源備注: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與以往不同,如今歐洲和以色列的科技人才不僅流向硅谷,也在本地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業公司。在法律、醫療、制造、營銷等多個行業中,兼具技術實力與市場洞察的創始團隊不斷涌現。Headline 的 Jonathan Userovici 表示:“歐洲的 AI 創業者正在將專業知識與技術創新結合,形成差異化優勢。”
這些 AI 原生企業的增長速度驚人——過去需要數十年才能實現的年化千萬美元收入,如今只需數年即可達成。Botteri 稱,這一代軟件公司的單人產出效率“史無前例”,并且這一趨勢在大西洋兩岸同時出現。
盡管如此,傳統云軟件公司依然活躍。Accel 公共云指數過去一年增長25%,各大云廠商正在為產品增加智能代理功能。部分企業,如 Doctolib,已被視為“AI 原生化”的代表。
至于基礎模型領域,Botteri 對歐洲的前景持謹慎態度。他指出,盡管 Mistral AI 等公司備受矚目,但模型層的資源集中,美國和中國仍占主導地位。相比之下,風險投資機構正激烈爭奪 AI 應用層機會,認為只要產品聚焦用戶價值、實現快速落地,依然具備強大護城河。
此外,以色列 Grove Ventures 的 Lotan Levkowitz 強調,數據才是被低估的黃金資產:“市場關注模型與算力,卻忽視了數據的長期價值。掌握獨有數據與數據飛輪的公司,才是真正潛力巨大的贏家。”
劃重點: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