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剛剛落幕的進博會,除了新產品、新技術,更留下許多新模式、新趨勢。
比如熱度常年居高的消費品展區,占主角的不只是消費“品”——體驗、服務、跨界融合與場景創新,吸引了更多目光,也代表著消費的新趨勢、新動能。
從“四葉草”往東20多公里,“路易號”大船依然停靠在南京西路商圈。幾個月前,它的橫空出世一度是網上網下“盛景”,制造過許多話題。
如今,大船人氣不減,且不單是眾多游客的“打卡點”,還成了消費提振的“發力點”。
兩相對照,背后的門道頗有意思。
促消費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各地為此都絞盡腦汁。種種嘗試之后,大概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今時今日的消費,已經遠遠超越了過去的“購物”,重中之重也不只是一個產品、一個商品。
讓人流連忘返甚至欲罷不能的消費,往往來自一個特別的場景,它可能恰好適配你的某個精神需求,也可能帶給你一種完全超乎經驗的體驗,又可能順便滿足了你的口腹之欲,還可能兼而有之——越來越多的空間和場景是一個多元、復合的樣態。
就像這座“大船”,你甚至說不清它究竟是什么,但在巧妙的融合與帶動中,消費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行為,進而在更大空間體現出更為發散的影響力、輻射力。
有場景,會更有粘性。今天的消費,或許正在從過去的產品為王、品牌為王,轉向一個“場景為王”的時代。
不是說產品和品牌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否有創造場景的能力,將是衡量一個品牌及其產品價值的重要標志。
場景也將越來越成為定義潮流、定義品牌文化甚至定義城市氣質的關鍵因素,正如場景理論所說,通過場景,可以去辨別那些“具有美學意義的范圍和結構”,從而發現“文化生活的聚集”。
就像看到大船,就會想到品牌,想到其所置身的這座充滿可能性、甚至隨時出現驚喜的城市。
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要“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這是留給商家的課題,同樣是留給城市的課題。
全球的消費之都,往往都是場景之都,豐富而新穎的場景往往會激發新的體驗和需求,進而催生新的創意和供給。這需要充分的想象力,在治理方面也要展現充分的包容度——
那些一時看不明白的新東西,常常會迸發新的價值,而對那些一眼就知道不容錯失的好東西,更要有緊緊抓住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高超的監管能力,也是精細的服務能力,是氣度上的海納百川,也是行動上的精準高效——“大船”背后,同樣有這方面的故事,更留下了對未來的啟示。
原標題:《LV大船在上海開出了什么?》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朱珉迕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