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9日,彭博社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其節目《Power On》中詳細披露了蘋果公司的衛星互聯網戰略——蘋果仍在堅持自研衛星功能,并計劃推進多項新功能,如明年上市的iPhone將支持5G NTN(非地面網絡)技術。
“當蘋果公司準備進軍一個全新產品領域時,通常會先描繪一幅宏大的愿景,隨后逐步調整目標,以推出切實可行的產品……衛星通信戰略同樣遵循這一模式”,古爾曼介紹稱,蘋果公司大約在10年前開始布局衛星業務,并從谷歌母公司Alphabet挖來兩位頂級衛星工程師。
與Apple Watch、Vision Pro等產品剛立項時類似,蘋果的衛星戰略一開始設立的目標極為激進——用衛星網絡完全取代傳統蜂窩網絡。讓iPhone直接連接衛星,完全繞開電信運營商。這不僅能為用戶提供全球無死角覆蓋的服務,還能讓蘋果進一步掌控其生態系統。
包括谷歌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都曾探索類似概念,但均未能找到可行路徑。隨著產品面臨商業化落地的壓力,蘋果最終選擇了一個更為務實的方案。 2022年發布的 iPhone 14上,蘋果通過衛星發送緊急求救信號的功能亮相,允許沒有蜂窩信號的用戶通過衛星聯系緊急救援。
此后,蘋果公司陸續擴展服務范圍,包括2023年推出的道路救援支持,以及近期開放的非緊急場景衛星短信收發。但蘋果當前提供的衛星服務均依托合作方 Globalstar的衛星網絡。
![]()
iPhone上的衛星功能菜單 圖片轉自彭博社
古爾曼介紹道,在過去的數年內,盡管Globalstar在衛星行業規模較小,且其衛星星座已顯老化,但其能力足以滿足蘋果當前需求。
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古爾曼透露,除了5G NTN以外,蘋果正在開發多項衛星功能:包括為第三方開發者構建接入衛星通訊的API接口;衛星版Apple Maps,使得iPhone在沒有蜂窩網絡的情況下也能導航;還有增強版衛星消息,除了文本信息外還支持通過衛星發送圖片。
未來的iPhone還希望優化衛星互聯網的“自然使用”(natural usage)體驗。蘋果衛星系統目前最大的使用限制是需要“無遮擋的天空”,并需要將設備指向天空方向。蘋果的下一個目標是讓iPhone在用戶口袋、車內,甚至室內時都能保持連接。
要實現上述多數功能,需對Globalstar的衛星基礎設施進行重大升級——而蘋果已為其提供了不少資金支持。
![]()
圖片轉自Globalstar公司官網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內部也在嘗試自研衛星功能。
蘋果內部對是否應自建衛星服務一直存在爭議。早在該項目初期,就有高管認為:“蘋果不是電信運營商,也不該扮演運營商角色。” 如今,隨著傳統電信巨頭加速布局該領域,這一觀點愈發占據上風。
但古爾曼分析稱,蘋果公司仍有充足的理由繼續自研衛星功能。
他認為,衛星通信有望成為未來移動連接的主流技術。提前布局可讓蘋果主導這一轉型,而非依賴運營商;蘋果當前的衛星協議主要適配Globalstar網絡,與其他系統兼容性有限。這種技術依賴使得切換供應商難度較大。此外,蘋果產品銷往全球幾乎所有市場,許多國際運營商在衛星領域進展滯后。蘋果的直接介入有助于彌合這一差距。
目前,蘋果的策略是:將核心衛星功能作為免費服務提供,以此推動iPhone銷售、促進用戶換機并鞏固生態粘性。對于更高級的功能,則計劃讓用戶直接向運營商、SpaceX或其他衛星服務商付費。
但競爭格局正在迅速變化,行業劇變可能迫使蘋果調整策略。隨著Globalstar財務承壓并考慮出售,而馬斯克旗下的SpaceX被視為潛在收購方。若交易成行,蘋果轉向與SpaceX合作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為了準備與蘋果潛在的合作,SpaceX在設計新一代衛星時特意增加支持iPhone當前使用的無線頻譜。這使得這些衛星能夠直接為現有蘋果設備提供衛星通訊。
蘋果或可與SpaceX合作推出付費的高端衛星服務套餐,例如,SpaceX正在大力推動的通過衛星進行通話、視頻聊天或網頁瀏覽等功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