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點導覽
山航回應空乘穿毛衣被吐槽土
2026年起,新能源車購置稅將從全免調為減半
AI偽造巴菲特視頻瘋傳,巴菲特旗下公司緊急澄清
美國多座機場因人員短缺出現長時間延誤
輝瑞將以100億美元收購Metsera,諾和諾德退出競購戰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詹姆斯?沃森逝世,享年97歲
TOP3大新聞
水貝市場暫時處于半停滯狀態
11月初,在中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深圳水貝市場,從事黃金生產加工業務的周先生突然遭遇訂單停滯的情況。“部分加工廠可能需要暫時調整生產節奏。”他告訴記者,這不是個別現象,近期水貝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下降,進入“半停滯”狀態。這背后,是黃金產業鏈正在“消化”剛剛出臺的黃金稅收新政所帶來的影響。(經濟觀察報)
中儲糧項目事故致7死調查報告公布,12人已被采取強制措施
2024年12月3日13時53分許,濟寧市金鄉縣中儲糧濟寧直屬庫有限公司金鄉分公司糧食倉儲項目傘形桁架平臺發生一起較大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1346.5萬元。
近日,《濟寧金鄉中儲糧濟寧直屬庫糧食倉儲項目“12·3”較大傘形桁架坍塌事故調查報告》公布,經調查認定,該事故是一起因傘形桁架拆除作業過程中鋼絲繩規格選用錯誤、存在損傷缺陷、綁扎方式不合理,電動葫蘆吊點設置不當、違規單點提升,傘形桁架上違規堆載材料等因素,施工分包、總承包、監理、建設單位安全管理混亂,屬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履職不到位,造成的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央視新聞)
meta被曝靠詐騙廣告賺取巨額利潤,發言人回應
美國“元”公司(meta)內部文件顯示,該公司2024年約有10%的收入,也就是約160億美元,來自詐騙廣告和違禁商品廣告,凸顯其廣告業務監管存在漏洞。meta的這份內部文件顯示,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過去至少三年間都未能識別并阻止大量違規廣告,使其旗下平臺臉書(Facebook)、照片墻(Instagram)和“沃茨阿普”(WhatsApp)上的數十億用戶暴露在投資騙局、網絡賭博、違禁醫療產品等內容中。據該公司內部估計,平臺每天向用戶推送的詐騙廣告數量高達約150億條。
對此,meta發言人稱已“積極”處理相關廣告,強調詐騙廣告和違禁商品廣告占去年收入的10%是“粗略且范圍過寬的估算”,后續審查發現不少廣告未違規;同時指出泄露文件“視角片面”,沒有體現公司為解決問題采取的全部措施。(央視新聞、上海證券報)
大公司/大事件
2026年起,新能源車購置稅將從全免調為減半
從2026年1月1日起,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將從全額免稅調整為減半征收。近段時間,受車購稅將調整及年底傳統銷售旺季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消費高峰。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嚴格的技術門檻將倒逼車企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專注于提升產品品質、優化能耗表現與續航能力,而非單純依托政策紅利進行低成本競爭。這將有效幫助新能源汽車行業擺脫內卷,轉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軌道,助力行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澎湃新聞)
胖東來銷售額突破200億元,比去年全年高出30億元
記者從胖東來官網獲悉,截至2025年11月8日,2025年許昌市胖東來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合計銷售額突破200億元,達200.35億元,比2024年全年銷售額高出30億元。
今年3月28日,于東來曾公開表示,要控制銷售規模,“今年我們規劃的銷售要在200億以內,盡量控制在200億以內。”他認為,銷售額如果上升得太快,員工就得加班,承擔更多的壓力,這樣不免對企業最初的價值觀產生影響。(極目新聞)
山航回應空乘穿毛衣被吐槽土:讓穿著它的人感覺到被尊重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山東航空的空乘穿上了毛衣開衫,并且空乘可以“自己決定穿什么”,同一航班空乘的穿著并不完全相同。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有人點贊山航“不服美役”,也有網友表示“羊毛衫+褲裝”穿上看起來很“土”“月嫂風”。
山東航空工作人員回應稱,2025年10月10日,山航“青未了”系列空勤制服煥新,覆蓋飛行員、乘務員、安全員崗位。其中,女乘務員的制服包含羊毛開衫、長袖連衣裙、短袖連衣裙、風衣等多種款式。對于新制服“很土”的評論,山東航空回應稱:“工作服首先就要讓穿著它的人感覺到被尊重,被關懷。我們想呈現的美,是我們不用受限于衣著,能更放松地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那種由內而外的專業和真誠。”(紅星新聞、經視直播)
俄達吉斯坦共和國直升機事故5死,含多位航空技術人員
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基茲利亞爾機電廠8日公布了卡-226直升機墜毀事故遇難者名單,5名遇難者均為該企業員工,包括技術與管理核心成員。涉事直升機7日墜毀于一棟無人居住的房屋并起火,當時正飛往一處度假基地。
俄聯邦偵查委員會西部跨地區交通偵查局稱,調查人員正在研究可能導致飛機失事的原因,包括駕駛失誤和技術故障。俄緊急情況部門代表表示,發動機可能在飛行中起火。
達吉斯坦工商會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基茲利亞爾機電廠成立超過60年,主要生產直升機部件、機場地面保障系統和民用衍生設備。(央視新聞)
AI偽造巴菲特視頻瘋傳,巴菲特旗下公司緊急澄清
當地時間6日,美國著名投資人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發表聲明,緊急澄清視頻平臺優兔上傳播的幾段關于巴菲特發表評論的視頻,是用人工智能偽造的“欺詐性視頻”,并非巴菲特本人錄制。一般來說,這類視頻圖像可能看起來像是巴菲特,但模仿者聲音單調,顯然不是巴菲特的聲音。巴菲特擔心,這類欺詐性視頻正在成為一種蔓延的病毒。自5月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以來,巴菲特很少公開發表評論。(央視財經)
馬斯克:薪酬計劃的目標確實有點難,但是能實現的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轉發了一條貼文,其中提到:“馬斯克2025年薪酬計劃的‘終極目標’是實現4000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2382.4億美元——這是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2022年創下的史上最高年度EBITDA。彼時受全球油價高企、銷量增長、地緣政治緊張及疫情后需求復蘇推動,該公司煉油利潤率表現強勁。這一數字遠超埃克森美孚(2022年為1025.9億美元)、英偉達(2024財年為344.8億美元)等其他巨頭企業。”
馬斯克對此表示:“這目標確實有點難啊。現在誰都能買特斯拉的股票,一起搭個順風車。路上難免會有磕磕絆絆,但只要付出實打實的巨大努力,我覺得這些目標都是能實現的。”(新浪財經)
美國多座機場因人員短缺出現長時間延誤
美國政府這次破紀錄的“停擺”對美民航業造成的打擊近乎是災難性的。“停擺”以來,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造成航班嚴重延誤甚至取消。根據美國聯邦航空局11月8日更新的信息,當天美國多座機場因人員短缺出現長時間延誤。(央視新聞)
輝瑞將以100億美元收購Metsera,諾和諾德退出競購戰
輝瑞公司同意以至多100億美元收購Metsera,在一場激烈的競購戰中擊敗了諾和諾德公司。此前美國監管機構反對這家丹麥制藥商對Metsera的競爭,導致其收購計劃受挫。(新浪財經)
麥當勞等大型連鎖餐廳預警美國低收入顧客消費意愿下滑
近日,多家大型連鎖餐廳就美國消費放緩發出預警。隨著通脹加劇、就業增長乏力,美國經濟出現明顯裂痕。麥當勞、奇波雷(Chipotle)等知名品牌提醒,美國低收入顧客的消費意愿正在下滑。這一趨勢可能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消費支出占美國經濟活動的約三分之二。周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數據來自密歇根大學。此次調查發布前不久,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債務水平已攀升至歷史新高。(新浪財經)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詹姆斯?沃森逝世,享年97歲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DNA雙螺旋結構共同發現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于11月6日逝世,享年97歲。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證實了這一消息,沃森曾在此工作多年。(界面新聞)
太古中國區主席:將持續加大在華投資布局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舉行。太古中國區主席蔣意達在此間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高素質的人才儲備,這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太古集團將持續加大在華投資布局,其發展戰略也與中國市場的長期機遇同頻共振。(人民財訊)
AI最前沿
月之暗面K2 Thinking模型訓練成本據稱為460萬美元
月之暗面于周四發布了其最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該公司稱,這款模型在“智能體能力”上優于OpenAI的ChatGPT。
DeepSeek此前稱,其V3模型的研發成本為560萬美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OpenAI在相關研發上的投入高達數十億美元。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Kimi K2 Thinking模型的訓練成本為460萬美元。(新浪財經)
大型數據集可糾正AI在視覺任務中的偏見
據最新一期《自然》發表的研究,科學家建立了超過一萬張人類圖像的數據庫,以評估并糾正人工智能(AI)模型在視覺領域存在的偏見。這一“公平的以人類為中心的圖像基準”(FHIBE)由索尼AI開發,采用符合倫理手段獲取、基于用戶同意的數據集,可精確評估以人為中心的計算機視覺任務,從而識別、糾正偏見和刻板印象。團隊認為,這是邁向更可信AI的重要一步。(科技日報)
meta確認未來三年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包括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建設
當地時間11月7日,社交媒體巨頭meta Platforms宣布,未來三年將在美國基礎設施和就業領域投資6000億美元,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建設。(界面新聞)
酷產品
榮耀明年將推出機器人手機
11月8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表示,明年榮耀將推出集成AI手機、具身智能與高清攝像的Robot Phone(機器人手機)。榮耀于今年3月啟動“阿爾法戰略”,計劃五年投入100億美元,分三步打造AI終端生態。(第一財經)
整理|何雨婷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