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的消費節點,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錨點。
走過17年后,中國最盛大電商促銷節——雙11,也正處在關鍵節點,隨著消費環境和競爭格局的變化,平臺生態、服務方式和消費模式都在經歷新的考驗,也催生出更多創新的可能。
這一背景下,今年雙11迎來了首個淘寶閃購全面參與的雙11,也是淘寶從電商平臺升級為大消費平臺后的首個雙11,“遠場”電商與“近場”即時零售正全面融合。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受淘寶閃購流量拉動,今年Q3淘寶月活躍用戶數已接近10億,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新增、高活躍的用戶,在雙11期間通過被打通的消費場景,集中釋放了驚人的購買力。
最終大家看到,雙11的“放大器”作用充分顯現出來:淘寶閃購此前所積蓄的流量為這場雙11帶來了顯著的增量,截至11月5日,淘寶閃購帶來的新用戶在雙11期間的電商訂單數已超過1億。
此時外界也逐漸看清,淘寶在過去幾個月打的這場“閃購戰”,意圖遠不是爭奪外賣市場份額。“閃購”不再只意味著一筆筆即時訂單,而是整個“大消費”生態的流量入口,真正的平臺紅利,來自于一個正在形成的“一站式”消費場景。
這一新模式通過雙11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關注,不僅讓消費者的全新消費習慣加速形成,也吸引了海量品牌方“用腳投票”,集中入駐布局,試驗全新的商業模式。
經過這次演練,可以肯定的是,當消費者逐漸習慣“小時達”的便利,當品牌的線上旗艦店和線下門店開始相互賦能,當更新的大消費圖景展開,雙11的敘事已徹底轉向“生態協同”。而閃購,正是這場變革的催化劑。
![]()
打贏關鍵一役
今年以來,論及互聯網平臺的流量格局,即時零售無疑是最大的變量之一。
與其它即時零售的競爭對手不同,在閃購業務上,阿里瞄準的不單只是即時零售這一塊蛋糕,而是要以此為支點之一,擴展出一個龐大的大消費平臺,用高頻業務夯實核心電商版圖、重構生態競爭壁壘。
因此,從阿里集團層面的戰略出發,自今年4月誕生之日起,淘寶閃購就不止于“送外賣”,更承擔著助力淘寶從“電商平臺”升級為“大消費平臺”的重要使命。
今年雙11是淘寶閃購戰略價值的重要練兵場,并已初見勝局。
天貓雙11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淘寶閃購帶來的新用戶在雙11期間的電商訂單數已超過1億。
在10月16日的天貓雙11發布會上,淘寶平臺總裁處端曾表示,在淘寶閃購點過外賣、但尚未在電商下單的用戶規模過億,這是品牌拉新的巨大空間,淘寶閃購將成為品牌增長的超級增量。
![]()
顯然,在這個雙十一,這一判斷正在得到驗證。
這一成功的戰役,得益于淘寶閃購已積蓄了龐大的流量。
近半年來,淘寶閃購在訂單規模、用戶規模、商家供給和運力等方面均有著超出預期的表現,用戶的規模和心智達到穩定水平。
今年8月,淘寶閃購的日訂單峰值達到1.2億單,周日均訂單量達到8000萬單,帶動閃購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3億,對比今年4月增長了200%。同時,8月前三周帶動淘寶app的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25%。
![]()
到雙11期間,淘寶閃購有19958個餐飲品牌、863個非餐品牌的成交額相比雙11前增長超100%。據悉,目前,已有超400萬家本地生活服務商戶、接入淘寶閃購。
如何將這些高頻的閃購用戶轉化為電商用戶?
淘寶的“大消費”模式在雙11期間也給出了答案。平臺通過一系列場景打通的方式,如淘金幣玩法、大會員與88VIP等權益體系,并輔以AI算法的加持,成功地將閃購帶來的新用戶、活躍用戶,引導向了新的電商訂單和增長。
一個典型案例是,閃購業務帶來的年輕消費群體,通過淘金幣等權益體系與淘系生態形成了有效連接,有效帶動了新客、新訂單。
天貓家裝行業總經理冬一觀察到,淘金幣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動工具,用戶每次點外賣,都會收到淘金幣,而淘金幣是用戶在淘內購物能用來當錢花的“硬通貨幣”,那用戶就很有成就感,也能提升他們在淘內購物的頻次。
截至10月30日,天貓雙11開賣第一周期,家裝行業銷售額同比高雙位數增長,4000多個品牌成交翻倍,開賣首日,源氏木語、林氏木業、九牧、喜臨門、全友、顧家等商家破億;家居行業則迎來近三年最高的開門紅增速,平均客單價有雙位數提升,88VIP人群滲透持續加深。
對人體工學椅、床沙發這些高客單商品,淘金幣埋下了一個鉤子,吸引年輕消費者購買。同樣的邏輯也在更多細分行業。
![]()
品牌與新場景
如果說淘寶閃購的反哺驗證了“大消費”模式的內循環,那么品牌商家的加速入局,則從供給側印證了這一模式的巨大潛力。雙11不僅是消費者的狂歡,更是商家集中試驗“大消費”這一新商業模式的演練場。
實現“遠場”電商與“近場”即時零售的全面融合,這一增量空間是巨大的。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淘天管理層曾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為平臺帶來1萬億的新增成交。
此外,國信證券預測,到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即時零售在線上電商中的滲透率將從6%提升至15.7%,成為電商的重要經營形態。
今年雙11,淘寶閃購成為了品牌方最熱門的試驗田,去驗證入駐“近場即時零售”能否真正為其帶來新的增量與新的模式機遇。
天貓數據顯示,雙11前夕,首批37000個品牌40萬家門店接入淘寶閃購,打通線上線下,開啟“遠近一體”經營。除了通過線下門店開通淘寶閃購,還有更多品牌在考慮從“倉”切入布局即時零售。
很多品牌在淘寶閃購的成交強勁增長,并進一步推動品牌在淘寶天貓整體的新客表現提升。
華為屬于第一批嘗到甜頭的品牌之一。據了解,華為首批3000家門店已接入淘寶閃購,覆蓋全國247個城市。天貓雙11期間,華為在閃購的成交周環比增長1910%,在淘寶天貓整體的一周新客達19萬,同比去年增長200%。
天貓運動戶外行業中,超級安踏的67家直營線下門店也接入了淘寶閃購,今年天貓雙11,其閃購成交月環比增長144%,品牌在淘寶天貓的整體新客表現突出,同比增長高達1091%。
水星家紡也有50家直營店接入淘寶閃購,上線一個多月增長迅速,雙11以來環比增長更達到9倍。值得一提的是,水星家紡接入閃購的部分門店中,來自閃購的訂單可以占到門店月訂單的10%。
今年9月底,聯想授權經銷主體同樣接入淘寶閃購,首批近1000家線下體驗店上線,覆蓋京滬杭等主要城市,實現了3公里內30分鐘送達。
![]()
對于入駐淘寶閃購,聯想方面的思考是,閃購屬于近場,其可以利用門店的庫存來補充線上的銷售,并且能夠實現對用戶的觸達。不管用戶是使用同城配送也好,自提也好,都可以享受到直營門店的服務。這完美結合了線上的價格優勢與線下的服務優勢。
多個品牌的案例都在指向一點,通過入駐淘寶閃購,品牌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在保持遠場的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更快速的配送時效體驗。讓更多對時效性有更強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在雙11選擇用“即時零售”的方式下單購買品牌商品。
這標志著品牌的“遠場+近場”的混合模式在雙11這個超級節點被進一步打通。
![]()
未來屬于大消費
從流量轉化器到供應鏈重構者,閃購證明即時零售并非電商的補充,而是消費模式演進的下一個節點。當消費者習慣“萬物皆可小時達”,當品牌將線下門店納入數字化腹地,雙11的競爭已從價格戰轉向生態協同。
在今年4月底,淘寶閃購上線,接著阿里完成淘天集團、餓了么、飛豬的戰略整合,正式成立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通過構建統一的大消費平臺,將“遠場電商”、“近場即時零售”、“本地生活服務”等分散場景納入同一體系。
到8月份,淘寶推出了全新的淘寶大會員體系,進一步打通餓了么、飛豬、高德等跨業務會員權益,實現“衣食住行”全場景覆蓋。
從閃購流量反哺電商,到品牌商家集中入駐測試新通路,再到平臺自身的服務與品質升級,一個由大消費模式所提供的“一站式”消費場景與互動,正在雙11期間被充分展現。消費者正充分參與其中,一種全新的、覆蓋遠中近場的消費習慣,也正在加速形成。
這個雙11已接近尾聲,但淘寶閃購引發的變革才剛剛開始,阿里瞄準的是一個大消費平臺,給品牌帶來精準運營10億消費者的機會,這個增長潛力將是巨大的。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