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話題“官方稱已對淘寶霸屏廣告展開調查”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大量關注。

目前,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證實已收到關于淘寶“雙11”期間霸屏廣告亂象的相關舉報,目前已交由網監分局展開調查。
據悉,此次調查源于大量用戶投訴。有用戶反映,在打開多款手機App時,手指輕微觸碰或機身稍一晃動,就會被強制跳轉至淘寶會場頁面,嚴重影響正常使用體驗。
針對此事,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該局確實已經收到相關舉報,并交由網監分局辦理,目前已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調查。
據了解,淘寶曾于2021年6月、7月,分別因廣告違法行為、未制止平臺商家廣告違法,兩度被余杭區市監局處以5萬元頂額罰金。
山東柳泉律師事務所王振康律師指出,App霸屏廣告往往采取強制授權、超范圍索權、后臺運行等隱蔽違規手段,讀取、存儲、分析用戶網購記錄、瀏覽習慣與喜好等敏感個人信息,損害用戶的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
廣告無孔不入
已“防不勝防”
事實上,淘寶開屏廣告引發的強制跳轉問題并非個案,而是當前手機軟件廣告亂象的縮影。打開一些手機軟件時,輕微晃動屏幕立刻就跳轉到了第三方購物軟件;軟件使用過程中離開片刻,返回時廣告會再次彈出;試圖點擊關閉按鈕,卻仍能繼續跳轉到廣告頁面。這種未經用戶同意就推送的“牛皮癬”廣告,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很多網友對“淘寶霸屏廣告”一事表示“喜大普奔”,幾乎所有人都對這種廣告形式深惡痛絕,還有網友稱希望“從重處理”。
除了開屏廣告,連手機信號欄都成了廣告位。據鞭牛士,近日,不少網友反映手機信號欄出現異常狀況,原本顯示運營商名稱的位置,突然出現了各類廣告標語。
例如,有用戶發現自己的信號欄變成了“青島啤酒節”,“逐夢北馬”等推廣語,還有學生用戶遇到“新同學用動感地帶”的字樣。這一現象最早在今年8月就已出現,當時就有少量用戶反饋過,近期隨著活動增多,出現的頻率明顯變高了。
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期間,不少用戶靠近場館附近,信號欄就會自動變成“智慧全運”,“激情全運”標識。不少網友一度以為是手機出了問題,排查后才發現竟然是運營商操作。
對此,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客服回應稱,信號欄顯示的特殊文字是地區性合作活動的“個性化信息展示”。
客服解釋,當運營商與地方開展主題活動時,會通過修改基站下發的標識信息,在信號欄臨時添加相關文字,活動結束后會自動恢復原運營商名稱。關于關閉方式,客服均表示用戶可主動聯系人工客服申請關閉該服務。但不少嘗試過的用戶反映,實際操作并不順暢。
廣告雖是平臺重要收入來源
也應顧及用戶體驗
針對開屏廣告亂象,工信部自2021年起就已開始重拳整治,聯合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軟件運營企業強化落實限制點擊區域、顯著展示“跳過/關閉”按鈕、顯著展示“點擊跳轉第三方”標識等要求。
在此背景下,一些平臺又開發出新的交互方式,其中“互動點擊”取代了原來的“全屏點擊”,而“搖一搖”就是具體實現方式之一,此外還有扭一扭、滑一滑等多種互動方式。
北京數字經濟與數字治理法治研究會副秘書長黃尹旭表示,強制跳轉剝奪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性質上屬于誤導性或誘導性跳轉,不僅浪費用戶時間,也破壞了用戶的上網體驗。黃尹旭進一步指出,“搖一搖”廣告離不開手機陀螺儀和運動傳感器數據的調用,這些數據也應該屬于個人信息范疇。
工信部還曾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重點要求不得頻繁彈窗干擾用戶正常使用,或利用“全屏熱力圖”、高靈敏度“搖一搖”等易造成誤觸發的方式誘導用戶操作。對落實上述要求不到位或出現違規行為的,依法采取責令限期整改、向社會公告、組織下架等措施,嚴肅問責查處。
北京也迪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振華表示,平臺不按標準執行,個人走訴訟程序成本又高,其實還有其他路徑規范和治理這種“搖一搖”廣告。首先,工信部之前發過相關文件要求整改,相關管理部門有一些整改措施,但落實不徹底,廣告商沒有完全按照標準去做整改,如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罰也沒有問題。另一種情況是,像這種典型的侵犯消費者用戶權益的行為,消費者保護協會這類公益性社團組織也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黃尹旭建議,平臺一方應充分了解用戶意愿后再進行權限獲取的操作,用戶一方也應提高自我維權意識。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開屏廣告已經成為許多應用的重要收入來源,平臺方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應當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合法權益的保護,在廣告形式和交互設計上采取更加審慎的態度。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App廣告形式不斷翻新,但無論如何創新,都應當建立在尊重用戶選擇權和隱私權的基礎之上。此次杭州市場監管部門對淘寶霸屏廣告的調查,不僅是對單個平臺的監管行動,更是對整個行業亂象的一次警示。如何在商業利益與用戶體驗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長效監管機制,仍然是監管部門、平臺方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