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昨天發布《組合駕駛輔助技術發展報告》,從技術、政策導向及實測驗證數據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我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對 40 余款熱門車型開展了組合駕駛輔助專項測試,測試場景涵蓋高速路前車消失、強行加塞、動物橫穿等 20 多個交通場景,以及城市道路環島匯入匯出、多行人橫穿、兩輪車切入等 30 多個消費者關注的復雜風險場景。通過上萬次的測試驗證,并結合上千個真實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表明,我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智能駕駛與主動安全測評專家李林:例如在環島匯入匯出等城市典型場景中,車輛在遵守交規、危險識別響應及通行平順性上提升很大;在雨天、目標物遮擋等多環境變化時也基本能快速響應。可以說當前我國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已能應對大部分行駛場景,技術水平已在國際領先。
報道還提到,2025 年 1 至 7 月,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 62.58%。專家表示,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搭載上車是汽車產業發展必然趨勢,技術發展與市場滲透的顯著提升,未來行業發展需要補齊短板。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董事長周玉林:我們將持續制定完善行業標準,同時開展非標目標物識別、邊緣場景應對等專項攻關,為企業精準分析技術優勢與缺陷,也幫助消費者清晰理解系統功能邊界,合理使用相關功能,實實在在推動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IT之家提醒:目前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的車輛所配備的智駕功能,均屬于 L2 級及以下的輔助駕駛。也就是說,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能駕駛”功能,對駕駛人來說承擔的是“助手”功能,只是分擔開車壓力,無法像人一樣,應對所有復雜多變的交通場景。
根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目前我國汽車智能駕駛共分為六個級別:L0 為應急輔助;L1 為部分駕駛輔助;L2 為組合駕駛輔助;L3 為有條件自動駕駛;L4 為高度自動駕駛;L5 才是完全自動駕駛。駕駛人在開車的時候使用了“智能駕駛”,如果注意力分散或關注與駕駛不相關的活動,一旦發生事故,將可能面臨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及刑事追責三重法律風險。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