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小雷想先問一下大家哈,下面兩種工作模式你們會選誰:
1、一周實行五天八小時;
2、一周實行一天或一小時。
說實話哈,目前就業大環境下,能實現第一個工作模式的打工人已經被窩里偷笑了,誰敢妄想第二個工作模式的到來啊。
誒,真別說,還真有人敢想。
他就是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
![]()
圖源:小紅書
11 月 7 日消息,在 2025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透露了一波重磅消息!事關打工人的未來。
演講中,劉強東表示京東物流無人倉經過多年技術的積累,且自動化設備規模部署、簡易化操作的能力都很成熟。屆時等到高密度固態電池能夠大規模生產的時候,機器人、無人機等產品將會迎來新一波飛速增長浪潮。劃重點來了,明年 4 月份,京東將建成全球第一個無人配送站。上面幾輛無人機,下邊全部是無人配送小車,后面會有機械臂對這些貨物裝載或卸貨。
咱就是說,工作都給無人機、無人小車、機械臂干完了,員工的工作可咋辦啊?
針對該問題,劉強東認為,自動化設備與員工的就業并不沖突。
機器人的存在,是為了將員工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如減少體力、重復工作的勞動強度。讓員工兄弟們也能做到“風不打頭、雨不打臉”的體驗。同時還能大幅度降低員工的工作時間,所以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
![]()
圖源:北京新聞
另外,機器人的存在還能催生出大量新需求、新服務、新崗位。比如人文、藝術、旅游以及人類對世界的探索。要不說還是東哥呢,考慮得很周全。不過有一說一哈,小雷覺得旅游這個行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人都講究活在當下,未來出行旅游的人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那么在這一塊,機器人能充當的就業角色可就多了去了。
俗話都說,將軍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劉強東既然敢建全球第一個無人配送站,那背后自然是做足了準備。
未來要是真有了無人配送,方便的還是我們。你們想想啊,一些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也能快速收到藥品、生活用品、農產品的配送。而且快遞員在裝貨卸貨這些體力活方面,也有了機械臂、無人車等“好幫手”,不至于重復做勞動工作,傷筋動骨的。
小雷覺得最有價值的是,解決了物流行業的老痛點。農村快遞難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城市高峰期配送慢這回事。以及惡劣天氣下,所帶來的一些影響。
![]()
圖源:網絡
最后說說大家伙最擔心的基層快遞員失業問題,如果后續催生其他服務行業的話,那么京東員工也可以轉崗,做設備維護、運營監控、體驗設計師等新職業。
看到這,估計很多人會覺得京東這是在空口說大話。
其實從 2017 年開始,劉強東就提出了無人配送站的想法,不過那會只能實現無人化操作。后來在多個地方實戰積累經驗后,一些封閉場景已經能實現無人配送常態化了。
截至目前,京東無人配送已經覆蓋全國 30 座城市,累計完成 1.2 億單。這都是實踐出成績,最起碼不是“畫大餅”。
不過話說回來,想要完全實現無人配送的情況下,也會遇到一些不適用的場景。譬如小區門禁、電梯能不能讓無人車順利進入;暴雨、暴雪天氣情況下,無人機和無人車能不能正常工作等。另外,對于一些年齡較大,學習能力較弱的京東員工,是不是該提供更完善的保障體系呢?這些是京東未來需要解決的難題和挑戰。
![]()
圖源:小紅書
說到最后。
正如雷軍所言:科技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服務于人民。這才是大家心中技術該有的樣子。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這種“無人化”物流,你們最擔心的是什么呢?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