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財經 作者:龐宇
![]()
圖源:時代財經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時隔八年“回歸”,并在開幕式上作主題演講。
劉強東提到,京東將于明年4月建成全球首個全無人配送站。同時他大膽預言,隨著無人化技術的規模應用,“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
實際上,在此次亮相烏鎮前,今年以來,劉強東頻繁活躍在公眾視野中:6月以夏季達沃斯論壇聯席主席身份出席座談會,7月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參加中歐企業家座談會,就在不久前的10月底,他還攜妻子章澤天現身韓國APEC峰會,相關動態一度登上熱搜。
經歷了密集的亮相后,此次站在烏鎮互聯網大會舞臺中央,劉強東以更幽默和從容的姿態聊數智未來、京東的戰略“野心”。
未來員工每周或僅工作一小時
“上面幾輛無人機,下面全部是無人配送小車,里面是機械臂,對無人機、無人車的貨物裝載全都是機器人完成。”這是劉強東對京東明年4月將建成的全球首個全無人配送站的描述。
劉強東透露,京東物流的無人倉等技術經過10年積累,大量物流自動化設備已經具備了進行規模部署、簡易化操作的能力。“從技術角度來講,京東倉庫的無人化早已經實現了。京東內部測試的無人卡車已經超過幾十萬公里,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無人車測試早就超過幾百萬公里。”
為了支撐這一龐大的無人化網絡,不久前,京東物流宣布,未來5年要采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全面投入物流供應鏈全鏈路場景。劉強東認為,等到高密度固態電池能夠大規模生產,機器人、無人機等產業將迎來新一波飛速增長浪潮。
數智化時代,員工的工作怎么辦?劉強東指出,自動化設備與員工就業并不沖突。他認為,機器人將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基層員工也能做到“風不打頭、雨不打臉”,并大幅降低工作時長。“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劉強東的預測引起了現場的掌聲和笑聲。
此前,劉強東多次提及,在京東內部,他要求在研發無人機、無人車等設備時,必須做模塊化設計,確保快遞員做簡單培訓之后,就能直接參加更輕松的運營監控、設備維修等工作。
社會化物流成本降低或可為企業節約萬億利潤
在演講中,劉強東回顧了京東自建物流的歷程。他表示,京東18年前入局物流行業的核心原因,是當時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過高。
劉強東列舉數據稱,2006年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超過18%,而同期歐美國家該比值為6~8%,日本不到6% 。他認為,成本高企的核心在于貨物無組織流動導致搬運次數過多,2007年國內一件商品從生產到送達消費者手中至少需搬運7.2次。
他介紹,京東物流通過“把商品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來減少搬運次數和距離 。截至2025年6月底,京東物流在全國擁有超過3600個倉庫,一線員工超66萬人。
對于未來物流成本的走勢,劉強東預測,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未來5年內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望降至10%以內,“也就是未來5年的進度可能會超過過去10年、甚至15年的進度”。他表示,去年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是14.1%,如果該比重能進一步降至6%,一年可為企業節省數萬億凈利潤。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