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河區“AI+”賦能作用顯著,產業加速發展。 受訪者供圖
近日,廣州市天河區2025年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地區生產總值達5368.46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232.04億元、同比增長9.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553.75億元、增長7.3%。亮眼數據背后,人工智能產業的強勁動能尤為凸顯。南都記者了解到,天河區人工智能企業總量和應用規模均居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天河區人工智能產業規上企業營收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0.4%。
“AI+”激活千行百業新動能
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程中,通過具體應用場景推動技術落地是關鍵一步。從“實驗室”到“生產線”,AI技術正在天河加速落地生根,涌現出一批典型應用。
今年9月,廣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產品與服務發布會(廣東省發布會廣州專場)上,天河區11家企業攜40項創新產品集中亮相,上演“AI盛宴”。佳都科技的軌道交通智能機器人,搭載自研大語言模型實現乘客引導、安檢輔助全流程服務;鈦動科技全球首款營銷AI Agent“Navos”,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企業“出海”;有道趣動屏通過攝像頭及傳感器實時捕捉運動數據,實現無感評估……
這些創新產品,涵蓋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智能消費品、智能體應用等多個方向,正是天河區積極探索“AI+”深度融合、激活千行百業新動能的縮影。
據統計,2025年以來,天河區共有6個項目入選省級人工智能產品與方案名單,23個項目上榜市級“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占比分別達12%和約40%。特別是在“AI+智慧交通”“AI+商業智能”“AI+時空智能”“AI+工業軟件”及“AI+數字創意”五大細分賽道,天河區更是“顯示度”十足。
天河區人工智能產業的活力,不僅體現在應用層的繁榮。據介紹,截至今年10月,天河全區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已超1000家,占全市比重超40%,覆蓋了基礎層、技術層到應用層的全鏈條。過去一年,天河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超530億元,占全市超四成。今年以來,天河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今年前三季度,天河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349.5億元、同比增長10.4%。在AI技術加持下,佳都科技、興趣島、庫洛等多家企業實現三位數高速增長。
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生態集聚區
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生態體系作支撐。以“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為核心,天河加快完善人工智能全鏈條生態,持續鞏固人工智能領域“領頭羊”地位。
目前,天河區內集聚浩云長盛、品高、晟陽算網等優質算力服務商,建有中國移動南方基地、電信亞太信息引擎等6個算力中心,持續擴容的算力供給為企業提供算力“富礦”。算法模型備案活躍,網易、小鵬等13家企業的14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趣丸等75家企業的110個算法獲得國家網信辦備案、占全市近三成。近期,廣州市垂類大模型服務中心(天河)、廣州區域創新中心(天河)已揭牌成立,為創新企業提供精準一站式服務。今年上半年,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會員數、交易標的、交易額均居各區首位,數據產業在天河蓬勃發展。
政策扶持體系方面,天河區已系統性構建覆蓋重點人才激勵、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的多維政策矩陣。“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讓天河區加速成為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生長的“沃土”。
在天河,產業空間的拓展為未來發展預留了充足空間。目前,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核心區等人工智能生態集聚區正加速建設。“我們用最優質的產業地塊、最集聚的高端要素、最富集的產業配套,吸引全球人工智能高能級企業和頂尖人才匯聚天河。”天河區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