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這兩家宛如行業“雙胞胎”的公司,在差不多的時間登陸美股后,11月6日,兩家公司又在同日登陸了港交所。然而二級市場的股民們似乎并不買賬,上市首日,兩家公司股價均遭遇大跌,文遠知行跌9.96%,小馬智行跌9.28%。
股價大跌背后,是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短時間內的發展預期尚無信心的本質。根據財報數據,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這兩年的收入一直在創新高,但發展的難點在于市場規模與利潤的突破,直至現在還很難看到兩家公司短時間內盈利的跡象。
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和Robotaxi的市場引爆點尚未到來,但可以預測的是,真正成熟的無人駕駛,仍需等待L5級別的全面實現,而到那個時候,對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來說,盈利或許已經不是問題。
上市首日表現不佳
11月6日上午,文遠知行與小馬智行正式在香港交易所鳴鑼上市,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與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都出現在現場。有意思的是,小馬智行稱其登陸港股為“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最大IPO”,而文遠知行稱自己為“港股Robotaxi第一股”,各有各的標簽。
完成在港交所的IPO后,兩家公司都構建起了“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架構,且它們兩地上市時間相隔均為一年左右,文遠知行于去年10月25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小馬智行是在去年11月于納斯達克上市。
然而,上市首日,二級市場卻未給這兩家公司“面子”,文遠知行股價大幅下跌9.96%,收盤價為24.4港元/股,市值為250.49億港元;小馬智行股價大幅下跌9.28%,收盤價為126.1港元/股,市值為538.76億港元。
文遠知行方面就上市首日的表現回應《華夏時報》記者稱,股價的短期波動是資本市場的正常現象,受到包括宏觀市場情緒、行業短期預期以及整體流動性在內的多種復雜因素影響,這些因素通常是企業層面難以控制的。截至發稿,小馬智行暫未就此做出回復。
不過,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美股的表現也不算很理想,截至當地時間11月5日收盤,文遠知行美股市值為27.87億美元,小馬智行美股市值為62.61億美元。
同樣是先進科技領域,自動駕駛相關企業與AI相關企業在二級市場的待遇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在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看來,自動駕駛無疑是未來的重要方向,而Robotaxi正是其關鍵應用場景之一,但與已進入實用階段、廣泛應用于工作與生活的大模型相比,Robotaxi目前仍處于試乘試駕的早期階段,尚未實現普通用戶的大規模應用。
“從市場格局來看,以大模型為核心的AI生態已初步成型,ChatGPT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微軟、谷歌等巨頭也因AI概念而股價大漲,國外形成了以ChatGPT為圓心、多家核心供應商協同發展的‘AI軍團’;反觀自動駕駛領域,諸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雖已上市,但仍面臨嚴重虧損的困境,投資者購買的更多是對不確定未來的預期。正如當年‘AI四小龍’未能主導市場,最終OpenAI異軍突起一樣,自動駕駛的最終格局尚未明朗,相關公司股價表現平平也在情理之中。”王超對本報記者說。
即便如此,文遠知行對其未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充滿信心。“管理層對公司前景抱有堅定信念,韓旭已自愿簽署三年股份鎖定協議,與股東利益深度綁定。公司全體員工將持續專注于技術的深化迭代、全球業務的穩健拓展以及商業化能力的持續提升,致力于通過扎實的業績成長來創造長期價值,回報投資者的信任。我們相信,公司的內在價值終將在資本市場得到公允的體現。”該公司方面說。
何時到達市場爆點
如果從純收入的角度來看,文遠知行與小馬智行這幾年的發展趨勢無疑是向好的。
以最近一個季度的表現來看,2025年第二季度,小馬智行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增長75.9%。其中,Robotaxi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7.8%;乘客車費收入同比增長300%;第二季度Robotaxi注冊用戶同比增長136%。
2025年二季度,文遠知行實現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60.8%。其中,Robotaxi業務二季度營收為459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836.7%,創該公司成立以來單季度新紀錄;Robotaxi業務占二季度營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創2021年以來單季度歷史新高;毛利同比增長40.6%,增速穩步提升。
此外,這兩家公司在國內外積極擴寬市場,拿下了多國的自動駕駛牌照:文遠知行是全球唯一旗下產品同時擁有中國、阿聯酋、新加坡、法國、美國、沙特、比利時七國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企業,已在全球11個國家超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小馬智行方面告訴本報記者,該公司目前獲得了中國、美國、盧森堡、韓國、阿聯酋和卡塔爾六國的自動駕駛牌照,且小馬智行已經在國內一線城市全面鋪開商業化,該公司是中國唯一開展北上廣深全無人駕駛Robotaxi收費運營的企業。
但這無法掩蓋兩家公司長期陷入虧損狀態的現實。文遠知行2025年第二季度凈虧為4.06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為3億元;2025年第二季度小馬智行凈虧損3.816億元。
追根究底,直到現在,自動駕駛行業仍然未到關鍵節點。在王超看來,這個時刻應該是能徹底引爆行業、開啟持續增長周期的臨界點,如2022年底ChatGPT-3.5的發布——它真正點燃了全球對大模型的熱情,并在此后三年里推動整個AI產業鏈高歌猛進,生態系統估值飆升數十倍甚至上百倍,英偉達市值的暴漲便是明證。
韓旭今年則強調,L5級自動駕駛的實現將是行業的“ChatGPT時刻”,意味著道路出行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未來10年內,你會看到L5級自動駕駛的能力可以媲美最優秀的人類司機。”
至于何時能夠盈利,韓旭今年在回應有關問題時曾表示:“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我們將實現盈利。”
文遠知行方面告訴本報記者,該公司始終將可持續的盈利能力作為長期發展的目標,且對于盈利路徑有清晰的規劃,當前正專注于執行既定的戰略,通過擴大業務規模、提升運營效率和優化成本結構,穩步邁向盈利的拐點。
“我們的信心源于幾個核心驅動力:首先,L4級自動駕駛車隊在全球范圍內的規模化運營將帶來更顯著的網絡效應和單位經濟效益;其次,與Bosch等伙伴合作的L2+量產業務為公司提供了積極的現金流補充,我們和Bosch合作研發的一段式端到端組合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已順利達成SOP,將于2025年內完成量產;此外,我們與Uber、Grab等全球出行平臺的深度合作,極大地加快了商業化落地速度并降低了市場拓展成本。”文遠知行方面說。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