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梅書華)近日,廣東東莞一對夫妻的短視頻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二人常常穿著一樣的服裝共同出鏡,做著相同的動作,看起來宛如雙胞胎,這讓“夫妻相”這一話題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夫妻相究竟是玄學,還是有科學依據?長期相處真的會讓兩個人越長越像嗎?11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侯正華。
“夫妻相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先天選擇與后天塑造的共同作用。”侯正華介紹,從生物學層面來看,夫妻相是基因選擇的結果。人們在擇偶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傾向于選擇遺傳特征契合、長相或性格相近的對象。“所謂‘看著順眼’,本質上可能與DNA層面的適配性相關,就像動物界通過氣味擇偶一樣,人類也會被與自身審美和日常接觸人群相近的外貌所吸引。”
除了先天的基因契合,后天的生活方式更是塑造夫妻相的關鍵推手。侯正華解釋,夫妻長期共同生活,會在潛移默化中相互影響。“如果彼此欣賞,就會下意識模仿對方的微表情,比如皺眉、微笑的方式,長期下來,面部肌肉的活動軌跡和皺紋分布會逐漸趨同。”同時,相似的飲食、運動習慣會讓兩人的體型趨于一致,“如果兩個人都偏胖,脂肪分布會掩蓋部分骨相差異,自然顯得更加相像。”
更令人意外的是,腸道菌群的交換也在夫妻相形成中扮演著“隱形角色”。“情侶或夫妻長期親密接觸,比如親吻,會實現腸道菌群的相互交換。”侯正華告訴記者,有研究指出,菌群交換會影響雙方的內分泌、皮膚狀態和作息同步性,讓身體內環境逐漸趨同,進而在外觀上呈現出相似度。
“與高顏值對象結成伴侶,自己是不是也會變得更好看?”對于大眾關心的“顏值傳染”問題,侯正華給出了客觀答案:“這種影響是雙向的,關鍵看誰占主導。”他分享了臨床中的觀察,如果家庭中負面情緒占上風,另一方可能也會呈現愁眉苦臉、眼神暗淡的狀態;但如果一方積極樂觀、社交支持充足,也可能帶動對方狀態向好發展。他也強調,這種影響在生活節奏同步、狀態契合的夫妻身上更為明顯,若雙方生活方式差異較大,影響則會相對減弱。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