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動態
1、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簽署
10月28日,中國和東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了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議定書簽署后,雙方將分別履行各自核準程序,推動議定書盡早生效實施。
3.0版升級議定書共涵蓋9大領域,新增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5個領域,體現了雙方積極引領國際規則制定、推動新興領域合作的共同意愿和行動。在貨物、服務、投資市場準入已達到較高開放水平的基礎上,3.0版聚焦規則與合作領域,通過保障企業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提升欠發達國家履約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包容發展,使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企業和人民都能夠從區域經濟增長中受益。
《聯合早報》報道表示,協定也新增競爭與消費者保障章節,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公平和反競爭商業作業方式損害。這一章節涵蓋對網絡消費者和海外消費者的保護,是東盟和新加坡至今所有自貿協定中,在消費者保護條例上做得最前衛的。
2、越南數字支付突破性增長,二維碼交易額增長逾150%
10月29日,越南國家銀行公布了與非現金支付及06號提案實施相關的最新成果。其中,越南非現金支付持續爆發,通過二維碼的交易額增長超過150%。互聯網和移動端支付渠道也錄得大幅增長,顯示出數字支付趨勢正日益深入民眾和企業的日常生活。
與2024年同期相比,全國非現金支付交易量增長43.32%,交易額增長24.23%。其中,互聯網支付交易量增長51.2%,交易額增長37.17%;移動支付交易量增長37.37%,交易額增長21.79%。尤其是二維碼支付交易量增長61.63%,交易額增長150.67%,成為發展最快的支付渠道。
3、電商熱潮推動馬來西亞總快遞量年增近44%
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發布的《2024年郵政與快遞服務行業表現報告》,馬來西亞快遞行業在2024年實現了顯著增長,全國總快遞量較2023年增長43.7%,達到12.63億件。其中,國內快遞量從2020年的約4.39億件迅猛增長至2024年的約12.39億件,顯示出國內線上消費的旺盛活力。國際快遞量在2021年達到3342萬件的峰值后,于2022年因全球供應鏈中斷等外部因素影響而大幅下滑,至2024年方逐步回升至2426萬件。
2024年,馬來西亞人均包裹量達到37個,相較于2023年的26.1個增長41.7%,并已超額完成當年預設的30個人均目標。反映了電子商務已深度融入馬民眾的日常生活。
4、超級項目延期后,沙特計劃重新調整9250億美元基金的用途
路透社10月29日報道,一位直接了解相關計劃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沙特正準備將其 9250 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從過去十年主導其發展目標的房地產巨型項目轉向其他領域。消息人士稱,為了確保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獲得更可持續的近期回報,新戰略旨在將重點縮小到其他現有發展領域,例如物流、礦產開發和宗教旅游。
消息人士稱,沙特還在投資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將利用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其他能源資源。PIF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17 年至 2024 年期間,其年均回報率為7.2%,低于2023 年底的 8.7%,原因是其對一些項目計提減值。
過去一年,由于其大型項目停滯不前,PIF已發出縮減國際投資規模的信號。PIF總裁亞西爾·魯邁揚一年前曾表示,該基金的目標是將國際投資占其總投資組合的比例從30%降至18%至20%。
平臺動態一覽
1、亞馬遜圣誕季調整歐洲Prime配送標準
亞馬遜宣布,2025年11月2日至2026年1月10日圣誕購物季期間,臨時調整德、法等8國Prime配送標準,涵蓋FBA、FBM等商品。新規強化配送時效與準時率:低價標品國內25%訂單2天達,跨境35%6天達,準時率超92%;大件等準時率需超90%。德法西僅配送前85%(法80%)且≤6天達商品獲Prime標,旨在平衡履約與體驗,2026年1月11日恢復原標準。
2、Facebook與Shopee打通支付鏈路,東南亞率先試點
據消息稱,在meta與Shopee最新合作框架下,越南用戶將可通過Facebook直接購買Shopee商品。雙方推出的新工具允許內容創作者在Facebook Reels及視頻中標記Shopee產品,用戶點擊產品卡即可跳轉至Shopee完成交易。協作廣告功能也正于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測試,支持品牌在Facebook直播中展示商品并引導用戶至Shopee支付。
3、TikTok Shop東南亞推違規前置修正機制
TikTok Shop東南亞跨境宣布,自2025年11月起,平臺將為賣家提供違規修正機制,允許商家在處罰正式生效前通過商家中心對特定類型的違規行為主動進行修正。賣家提交修正申請并經平臺審核通過后,對應的違規記錄將被撤銷,此舉旨在幫助賣家更及時地糾正運營疏失,提升店鋪合規管理的靈活性與自主性。
4、TikTok推出AI創作工具并提高北美創作者訂閱分成至最高90%
美國創作者峰會上,TikTok推出AI驅動工具并升級變現機制。其中,AI剪輯工具Smart Split全球上線,可自動將長視頻剪成帶字幕的短視頻;AI Outline向美加等市場創作者開放,能生成內容大綱。此外,自2025年10月起,北美創作者訂閱分成最高達90%,70%為基礎分成,達標可獲20%獎勵。工具經安全審查,彰顯“AI賦能創意”愿景。
5、Temu巴西站開通本土店招商
跨境電商平臺Temu于近日正式向巴西本土賣家開放市場,此前該平臺僅支持境外商家發貨,8月起已啟動小規模試點項目。據平臺發言人表示,此次"本地對本地"計劃旨在為巴西企業創造增長機遇,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及更快配送服務,本土賣家商品可實現最長兩個工作日內送達。
6、Shopee越南站新增VTP大件物流
自2025年10月31日起,Shopee越南本土店將新增“VTP-大件貨物”運輸方式,以滿足單邊最長不超過320厘米、體積或實際重量大于等于10公斤且不超過200公斤的大尺寸及大批量訂單配送需求。該方式服務范圍覆蓋全國,支持平臺所有付款渠道,單筆訂單金額上限為1億越南盾,其包裝規格、處理時效及退換貨流程均遵循Shopee現行政策,運費標準與現有快遞服務相近。
7、Shopee宣布退出哥倫比亞與智利市場
Shopee跨境店發布最新信息,Shopee哥倫比亞及智利市場將從當地時間2025年10月31日23點59分起停止運營(即Shopee哥倫比亞市場將于北京時間2025年11月1日12:59起停止運營,Shopee智利市場將于北京時間2025年11月1日10點59分起停止運營)。
Shopee致力于聚焦各個細分市場中最有前景的機會。考慮到這點,Shopee將結束哥倫比亞及智利市場的運營,專注于Shopee在東南亞和其他拉美市場。
請放心,當地時間2025年10月30日23點59分(即北京時間2025年10月31日12點59分和10點59分)當天及早前創建的訂單仍將照常履行,未支付的款項將繼續被處理。賣家此時無需采取任何進一步的行動。
8、淘寶出海雙11首推跨境家具直郵,最快3-5個工作日送達
淘寶出海正式上線跨境家具直郵服務,首批服務覆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四大市場,最快3-5個工作日即可送達。
上述地區消費者在淘寶App內搜索商品關鍵詞時,頁面頂部帶有“官方直運”標識的商品,即可享受大件直郵免中轉及“破損必賠”保障;此前,淘寶出海目前也正在籌備為境外部分地區提供“上門安裝”服務,該服務將于近期陸續上線。
雙11期間,在開通了上述服務的地區,淘寶App還在首頁上線了家具頻道,用戶可以方便的查看熱門商品清單與雙11促銷活動。
熱門行業觀察
1、中國汽車出口第一目的國易主,中東市場異軍突起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達到571萬輛,同比增長21%。其中,9月單月出口76.3萬輛,同比增速達26%,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整體出口增長中,新能源汽車貢獻顯著。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出口232萬輛,同比增長52%,增速遠超去年同期22%的水平。中國汽車出口格局正悄然生變,從去年依賴俄羅斯市場,逐步轉向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等多點開花的多元化格局。
2、機構: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3%
Omdia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3.201億臺,同比增長3%,顯示出上半年疲軟后的復蘇跡象。
三星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出貨量達 6060萬臺(同比增長6%)。增長動力來自其高端機型 Galaxy Z Fold7 / Flip7,以及中低端的 Galaxy A07 和 A17。
蘋果出貨5650萬臺,同比增長4%,為即將到來的四季度節日旺季做準備。基礎款 iPhone 17 由于在不漲價的情況下提供更大儲存空間,超出上市預期;而重新設計的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繼續在全球范圍內保持強勁需求。
小米出貨4340萬臺,同比增長1%,保持溫和增長。盡管中國市場在補貼項目結束后出貨下滑,但亞太及其他地區的增長抵消了這一影響。傳音升至全球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12%,在完成庫存調整后實現顯著反彈。vivo位列第五,在印度市場表現強勁,并在中國市場份額上超越華為,同時在亞太、非洲和拉丁美洲持續增長。
3、巴西成為全球互聯網企業爭奪的焦點市場
巴西憑借2.1億人口、86.2%的互聯網普及率和成熟的數字支付系統Pix,成為互聯網企業落地的首選。美團、滴滴、Temu、Shopee、TikTok等紛紛布局。MAU超1.1億的數字銀行Nubank和即時支付系統Pix的普及,為互聯網服務提供了沃土。
盡管巴西具備超級App生長的條件,但文化差異、監管限制和基礎設施不均等因素,使得超級App的誕生仍面臨挑戰。未來,巴西可能形成由支付、物流、社交三大入口共同編織的去中心化網絡生態。
服務生態動向
1、菜鳥與泰國零售巨頭達成合作
10月29日,亞洲領先的批發商和零售商“萬客隆(Makro)”與“蓮花(Lotus's)”的運營商 CP AXTRA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物流菜鳥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數字解決方案,加速CP AXTRA在泰國及東南亞市場的智能零售科技發展進程。
此次合作結合CP AXTRA在零售與批發領域的專業經驗,以及菜鳥人工智能與物流技術,旨在通過iWMS系統提升門店內的揀選與包裝效率。該合作借鑒了中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應用于泰國及東盟市場。
2、DHL推出美國綜合清關服務,簡化手續降成本
DHL全球貨運推出美國進口綜合清關服務,通過多批貨物集中申報減少文書與清關時間,幫助進口商降本增效,尤其適配擺脫最低通關的大批量零售商。當前美關稅處數十年高位,北美貿易增長預降至1.5%,跨境電商也受海關費用等痛點制約。高管稱服務可助企業合規提速,此舉契合其技術驅動物流戰略,亦依托海關創新工具強化支持。
3、德迅集團擴大東南亞布局,強化跨境運力
近日,全球物流巨頭德迅集團正通過擴大泰國原動機車隊規模持續強化東南亞跨境運輸能力,將分三階段推進至2026年4月,最終部署40臺原動機及100個集裝箱運力。此項投資聚焦電商與高科技行業物流需求,依托泰國640億美元基礎設施升級及東盟ACTS跨境貿易系統簡化流程的優勢,德迅泰國區董事總經理表示將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物流方案以優化成本效率。
海外政策異動
1、美參議院通過終止特朗普全面關稅政策決議
美東時間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以終止總統特朗普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
據悉,美國參議院宣布,已批準終止總統為實施全球關稅而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的聯合決議。本周早些時候,參議院已通過兩項決議,旨在取消對加拿大和巴西征收的關稅。
據悉,這些決議接下來還須經眾議院表決。但此前眾議院共和黨人已多次阻止推翻關稅的立法行動,這些決議預計很難在眾議院獲得投票表決。即便眾議院最終通過,國會仍需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才能推翻總統否決。
2、越南對華熱軋板卷啟動反規避調查
2025年10月27日,越南工貿部發布第3176/QD-BCT號公告稱,應越南生產商申請,對原產于中國的熱軋板卷反傾銷案啟動反規避調查,審查涉案產品是否經過輕微改變為寬度超過1880毫米且小于等于2300毫米的熱軋板卷出口至越南以規避反傾銷稅。
3、英國擬關閉小額包裹免稅通道,限制中國低價商品流入英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政府官員的消息,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計劃在11月26日公布的預算案中,正式廢除一個惠及Shein和Temu的“小額進口關稅豁免”的制度漏洞。
目前,英國允許價值不超過135英鎊的進口包裹免繳關稅;超過此額度的商品則可能被征收最高達25%的關稅。
(36氪 新華社 鳳凰網 環球網 第一財經 界面新聞 鈦媒體APP 順勢咨詢 下一站越南 億邦動力 中國商務部網站 聯合早報 AI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