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近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企業臺積電傳出漲價消息,消息稱臺積電已從 9 月起陸續通知客戶,自 2026 年 1 月開始,將對 5 納米以下的先進制程實施連續四年的漲價計劃,平均報價漲幅約 3%-5%。這一罕見的長期調價策略,反映出當前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市場的強勁需求,同時也凸顯出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議價力和技術領先地位的進一步提升。
![]()
圖源:臺積電官網
11 月 3 日,臺積電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詢問時回應稱,公司不評論市場傳聞和價格問題。不過,臺積電也再次重申,公司的定價策略始終以策略導向,而非以機會導向,公司會持續與客戶緊密合作以提供價值。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道,此次漲價主要涉及 2 納米、3 納米、4 納米與 5 納米四大先進技術節點,將從 2026 年起逐年調升。臺積電將公平對待每位客戶,并全面反映生產成本上升與資本支出增加。據估計,3 納米制程報價有望上漲個位數百分比,長期總漲幅可能達到兩位數。
業界分析認為,臺積電此次提前啟動議價,主要是由于 AI 芯片與算力芯片持續供不應求。包括英偉達、AMD、高通、聯發科、蘋果等主要客戶,均需依賴臺積電的最尖端制程技術。隨著 AI PC、自動駕駛與工業機器人等應用的加速普及,對 5 納米以下芯片的需求也在爆發式增長。
IT之家注意到,臺積電 2025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先進制程營收比重已達 74%,其中 5 納米占 37%,3 納米占 23%。機構預計,隨著 2 納米制程在明年實現量產,先進制程營收占比將進一步突破 75%。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臺積電方面表示,公司仍認為人工智能需求保持強勁。臺積電預計,第四季度銷售額將達到 322 億美元至 334 億美元之間,毛利率將達到 59% 至 61% 之間。
業內人士指出,為滿足 AI 芯片的龐大需求,臺積電正在將人力與設備資源從 6 納米、7 納米等成熟制程轉移至 5 納米以下的先進技術。這一舉措固然有助于鞏固其技術與市場份額優勢,但可能導致部分成熟制程客戶面臨供應緊張的局面。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