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略大參考 楊知潮
如果把《CS:2》背后的游戲廠商Valve當成一個虛擬資產發行機構,它可謂良心至極:13年來不濫發游戲道具、不破壞原有游戲生態。這也讓《CS:2》皮膚成為了最長牛的虛擬道具。但這個故事,在上周截止了。
01 想割韭菜,太容易了
一次游戲更新,讓《CS2》資本市場蒸發了近20億美元。
《CS2》(反恐精英2,前身為《CSGO》)在上周的一次更新中,添加了一個新規則:五個紅色級皮膚,可以兌換一個金色皮膚。
不玩游戲的人也不難理解這個改動:總之就是高等級的游戲皮膚以后會更加容易獲得,數量會更大,進而導致游戲皮膚的貶值。
《CS2》的皮膚不光是個游戲裝飾,還是一個巨大的金融市場。很多投資者大量囤貨,庫存超過百萬的投資者也大有人在。按照游戲媒體統計,在更新之前,《CS2》皮膚總市值高達60億美元。
對游戲玩家來說,游戲皮膚是價值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寶貴資產,但對游戲公司來說,不過是一個隨時能改的數字。
這次最新的更新,導致《CS2》皮膚價格由于通貨膨脹迅速崩盤,一些皮膚在一天之內暴跌80%。市場總市值短短幾天蒸發近20億美元。國內一位知名玩家在三小時內損失了500萬元,憤然發文,公開表示退游。
圖注:對于持有上千萬游戲資產的人來說,這次更新是致命的。
CS背后的公司Valve是全世界最有信譽的莊家。游戲上線了13年,超發游戲道具這種收割行為,Valve從來沒干過。但即便是如此有信譽的商家,最終卻在堅持了13年以后背刺玩家。
不禁讓人反思,如果一個資產的定義權掌握在第三方手里,是不是永遠都不值得放心?
同為虛擬資產、同為年輕人熱衷的理財產品,虛擬幣的裁判權也同樣掌握在一個中心化的第三方手里。
對USDT背后的公司泰達來說,USDT和它發行的一款游戲皮膚也差不多。
盡管區塊鏈的技術是去中心化的,但穩定幣的中心化程度卻堪比游戲皮膚。畢竟USDT的價值并不像比特幣和黃金一樣來自共識,而是來自于一個USDT能從發行方泰達公司那里兌換出來一美元。這種虛擬資產完全由公司發行、增發、銷毀、由公司兌換,離開了泰達公司,USDT將一分不值。
中心化,意味著規則的定義權,意味著強勢的地位。
USDT的兌換并不是無門檻的。某些經過KYC認證的受信任實體才能直接鑄造或贖回USDT。可以簡單理解為:只有大機構才能贖回穩定幣。更加霸道的是,泰達還保留了自己不給用戶贖回的權利,真正把欠錢的是大爺這句話落到了實處。
至于穩定幣第一股Circle,作為一個合規型穩定幣廠商,它的控制力更大,除了設有兌換門檻以外,甚至多次直接凍結指定用戶的虛擬資產。
在很多投資者看來,這是一個荒誕的規則。USDT的價值本身就來自于它能兌換出1美元,找泰達兌換竟然還設有門檻。就好比儲戶去銀行存錢以后,取錢還要經過銀行同意一樣。
交易所代幣也是如此。交易所之于交易所代幣,和廠商之于一款游戲的地位接近:發行方是自己、主要持有者是自己、流動市場是自己的。這意味著,交易所可以決定回購注銷的數額、可以影響市場上的流通量、可以決定代幣的使用價值。
對這類具備強烈中心化色彩的虛擬資產來說,很多價值連城的資產,對發行方來說不過是個可以更改的數字。
02 濃眉大眼的V社
虛擬資產是金融資產,游戲道具是娛樂商品,二者能相提并論嗎?
當然不能,畢竟穩定幣還是個新興事物,而《CS2》皮膚已經是一個13年歷史的成熟市場,Valve在這13年里證明了,自己是最有信譽的游戲廠商之一。
相比于全世界其他游戲廠商,Valve堪比圣人。
從2012年至今,CS皮膚的價格屢創新高,長牛程度堪比茅臺和蘋果的股票。但Valve始終沒有通過直接賣皮膚來收割市場,堅持以盲盒的形式為主要售賣皮膚的方式,就像泡泡瑪特一樣。發行量也十分克制。
圖注:過去幾年,CS熱門飾品的價格,一直是穩步上漲的。
這也是該游戲的皮膚能一直保值的核心原因:廠商太克制了。畢竟Valve并非上市公司,沒有財報壓力,老板和諸多創始人也早已財富自由。
此次背刺,也是對游戲玩家的利好:游戲皮膚本質是一種娛樂玩家的消費品,是帶來情緒價值的,它不應該成為一種投機資產。
最近幾年,Valve一直在遏制《CS2》皮膚的金融化,比如去年10月,V社就更新規定CS GO物品交易將有t+7的冷卻期,限制其流動性。
畢竟對于真正的玩家來說,高漲的資產價格,提高了他們獲取情緒價值的價格門檻。而眼下,玩家已經可以用之前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游戲道具了。
但Valve的好形象卻更令人膽寒:一個有信譽、克制、不收割用戶的好廠商,堪比一個完美加害人,但它卻仍然讓無數玩家賠得血本無歸。它顯示了中心化資產中,投資者的絕對被動他們在完全沒有選擇權的情況下,成為了Valve凈化游戲環境的成本和代價。
03 愿賭服輸
黃金的可貴,在于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修改它的參數。
它只能從地殼中挖掘,受物理學的規律控制。虛擬資產比特幣也繼承了這一點,盡管它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但任何人都無法從源頭控制比特幣,于是它成為最有共識的虛擬資產。
畢竟,一旦規則掌握在別人手里,命運就不由投資者自己說了算了。
股票市場用100年的時間,建立了一整套保障投資者利益的規則,讓企業面臨處處制肘:減持要發公告、信息披露有規則、關聯交易要被限制
沒辦法,股票本質也是一個中心化產品,管理層雖然不能像游戲廠商一樣直接修改參數,但他們能夠用無數種方式影響到股票的價值不要說分紅、回購了,有時候甚至只需要業績會上的一句話,就能影響到股價。如果沒有這些限制,投資者的利益就難以被保障。
即便有如此嚴苛的監管,巴菲特這樣的投資者還是不放心,堅持要投資德才兼備的管理層。在老巴看來,當一個管理層有利潤之上更高的追求,最終才能為股東賺到錢。
但老巴也不是沒被坑過。從1989年開始,巴菲特就一直持有富國銀行的股票。但2016年,富國銀行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虛假制造了數百萬個儲蓄和支票賬戶,從而粉飾自身業績。最終巴菲特徹底清倉了這支股票大股東都免不了被坑。
圖注:富國銀行2016年股價走勢,這筆丑聞讓巴菲特也損失了不少錢。
一個游戲廠商、一個機構、一個上市公司是否值得信任,這是一個難以給出答案的問題,如果一定要刨根問底,它很容易演變成一個哲學問題:什么叫值得信任?
于是,它把人們帶回到了投資的第一課:所有投資(投機)都擁有風險。就像CS2皮膚的投資者一樣,很難說他們對了還是錯了。人們只能說他們輸了,而投資(投機)的世界里,從來都是愿賭服輸。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