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邁點
陛下,您還記得當年的大唐嗎?
在西安某景區,一身龍袍的鄭國霖剛說出這句臺詞,周圍瞬間響起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這個曾在影視劇中讓李世民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員,如今有了個新身份景區NPC。他騎著摩托車載著秦始皇穿行的視頻,在短視頻平臺掀起軒然大波,#鄭國霖比游客還開心 的話題累計曝光量輕松破億。
幾乎同時,廣東某千古情景區里,《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石榴姐苑瓊丹穿著古裝唱著粵語老歌,臺下游客舉著手機拍個不停,氣氛堪比小型演唱會。而70歲的黑豹子寇振海,則在另一個景區揮著鞭子重現《情深深雨蒙蒙》的名場面,讓中老年游客直呼爺青回。當過氣明星在景區打工的新聞接連刷屏,輿論場立刻分成了兩派:有人哀嘆明星淪落,覺得這是娛樂圈的悲哀;更多人卻拍手叫好,直言靠本事吃飯不丟人。
圖注:網友評論
但如果只停留在體面與否的道德評判,就徹底錯過了這場現象級事件的本質。明星扎堆景區,從來不是簡單的再就業,而是影視行業寒冬、文旅產業升級與大眾消費需求變遷三者碰撞出的必然結果。
1、明星待業和景區求賢
任何看似偶然的流行,本質都是精準的供需對接,明星涌進景區,表面是討生活,內核是兩個行業的結構性矛盾找到了臨時解法。
先看供給端,也就是這些所謂的過氣明星。當下的影視圈,早已不是有演技就有飯吃的時代,開機項目銳減,資本瘋狂涌向少數流量藝人,留給中腰部演員和老牌藝人的空間被壓縮到極致。35歲的演員史元庭直言,2025年上半年他只有4天戲可拍;鄭國霖也坦然承認,年紀大了不想重復同類角色,演戲機會越來越少,陷入了事業低谷。
他們面臨的不是過氣,而是結構性失業。但失業不等于失能這些人有顏值、有演技、有國民度,尤其是那些塑造過經典角色的演員,自帶情懷濾鏡這個隱形資產。當影視圈消化不了這些產能,他們就必須尋找新的出口。
再看需求端,景區早已餓得嗷嗷待哺。過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門票經濟早已走到盡頭,游客不再滿足于下車拍照、上車睡覺的觀光模式,而是追求能互動、能分享、有情緒價值的體驗式消費。景區急需新的鉤子來吸引客流,但傳統的營銷手段早已失靈:在短視頻平臺投百萬廣告,可能石沉大海;請網紅探店,效果參差不齊且成本不低一個百萬粉網紅的推廣費動輒幾十萬,還未必能帶來實際轉化。
就在景區抓破頭找流量的時候,他們突然發現,那些影視圈待業的明星,簡直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明星自帶國民度,近距離互動又能制造天然的情緒價值。
于是,一場完美的雙向奔赴就此發生。景區有場地有客流,缺內容缺話題;明星有演技有情懷,缺舞臺缺收入。就像鄭國霖說的:景區需要內容創新,而我需要一個舞臺。
2、明星NPC,景區的營銷利器?
如果說供需匹配是基礎,那流量裂變就是明星NPC真正的價值核心。對景區而言,這根本不是請人打工,而是一筆回報率高得驚人的營銷投資。
首先,明星自帶的反差感是天然的流量密碼。當觀眾印象中高高在上的明星,突然出現在景區里跟自己互動、開玩笑,這種身份落差本身就極具話題性。苑瓊丹在景區唱粵語老歌、馬景濤在宋城咆哮式表演、鄭國霖穿龍王裝跟游客玩鬧,這些場景只要被拍下來傳到網上,就必然引發討論。這種自來水傳播效應,是花錢買不來的。
其次,明星NPC情緒價值直接拉滿。游客花一張門票錢,既能見到童年偶像實現情懷圓夢,又能拍到獨家視頻發朋友圈炫耀,這種體驗的性價比遠超普通景區項目。有景區負責人透露,得知某古裝明星駐場后,景區門票一周銷量暴漲150%,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億,連停車場都要臨時加派人手。要知道,這是很多景區花幾百萬做營銷活動都達不到的效果。
圖注:網友評論
更關鍵的是,這筆買賣的成本其實挺低的。跟頂流明星動輒上千萬的代言費不同,過氣明星的出場費對景區來說相當友好,有的比頭部網紅還便宜,但帶來的曝光量和轉化效果卻天差地別。
3、明星走了,客流沒了怎么辦?
明星NPC確實能讓景區短期爆火,但熱鬧過后,一個更致命的問題浮出水面:當明星合約到期離開,那些沖著明星來的游客,還會再來嗎?
現在很多景區已經陷入了明星依賴癥的陷阱:請明星時門庭若市,明星一走立刻門可羅雀。這本質上是把景區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在了外部IP上,而非自身的內容價值,就像靠網紅爆款撐起的餐廳,一旦爆款過氣,生意就會一落千丈。
真正聰明的景區,已經開始思考借雞生蛋之后如何養雞。他們把明星引流當作起點,而非終點,借著這波流量快速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
第一種玩法是IP本土化,把外來明星流量轉化為本土IP價值。某少數民族景區請明星穿民族服飾當NPC,同時大力包裝自己的素人員工,把他們打造成網紅導游。久而久之,這些本土導游的號召力已經不輸二線明星,而且忠誠度高、成本低,還能深度解讀本土文化,形成了景區自己的IP矩陣。這種操作,相當于用明星的流量火種點燃了自己的IP火堆。
第二種玩法是內容深度綁定,讓明星從表演者變成共創者。不是簡單讓明星來站臺走秀,而是邀請他們深度參與景區的內容創作。有景區讓駐場明星參與短視頻劇本打磨、角色故事設計,結果一條由明星共創的視頻播放量破千萬。這種方式不僅放大了明星的流量價值,更讓明星的個人標簽與景區的內容深度綁定,即便明星離開,留下的內容資產依然能持續產生吸引力。
第三種玩法,是情懷場景化,把明星的經典角色轉化為景區的固定場景。比如某個主打武俠主題的景區,邀請曾演過金庸劇的明星駐場后,直接把明星的經典角色改編成沉浸式劇本殺,游客可以扮演角色與明星NPC互動。當明星離開后,這個劇本殺場景被完整保留下來,成為景區的核心項目之一。游客即便見不到明星,也能體驗到基于經典角色的沉浸式內容。
這些案例都指向一個核心邏輯:流量是快變量,運營是慢變量;明星是外驅力,內容是內驅力。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景區,才能把明星帶來的短期熱度,轉化為長期的品牌價值。否則,再火的明星也只是一次性流量工具,終究救不了景區的命。
4、寫在最后
可以說,明星扎堆景區,從來不是什么淪落,而是市場規律下的精準選擇影視圈容不下的情懷,在景區找到了用武之地;景區搞不定的流量,靠明星實現了破圈。對明星而言,這是放下身段后的降維打擊;對景區而言,這是找對方法后的事半功倍;對游客而言,這是用低成本買到的情緒滿足。
但熱鬧終會過去,流量終會消散。明星NPC能幫景區點火,卻不能替景區續燃。未來,真正能留住游客的,不是今天來了哪個明星,而是景區自身的內容是否足夠精彩、體驗是否足夠獨特、文化是否足夠深厚。
就像官媒說的,勞動尊嚴從不因舞臺大小而打折扣。同樣,景區的價值也從不因是否請得起明星而定義。那些能借著明星的流量,完成自我升級的景區,才會是最后的贏家。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