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小核酸藥物憑借其可靶向傳統不可成藥靶點、作用長效等優勢,有望成為繼小分子和抗體藥物后的第三大藥物類別。盡管發展歷程曾遇挫折,但2014年GalNAc技術的突破為肝靶向遞送樹立了成功范式,極大激活了產業發展。當前,全球小核酸藥物產業正在實現商業化盈利、適應癥突破、肝外遞送突破、雙靶點突破等多維突破。中國公司在此浪潮中與全球產業齊頭并進,同頻共振,展現出強勁全球競爭力。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小核酸藥物有望成為第三類藥物。在小核酸藥物作用機制中,主要為內吞、內體逃逸、基因沉默三步。關鍵點在于①受體選擇:受體豐度、內化速率,②優化遞送系統提高內體逃逸效率,③利用化學修飾增強穩定性等。小核酸藥物相比其他藥物類型的優勢有:靶點豐富、特異性強、藥物作用長效。對于創新藥公司來說,小核酸藥物優勢還有:研發成功率相對較高、生產相對快速、平臺優勢明顯?;仡櫺『怂崴幬锏陌l展并非一帆風順,也曾因穩定性、安全性等問題一度被各大藥廠停止開發。2014年GalNAc技術的發現是激活小核酸藥物領域的關鍵里程碑。為小核酸藥物的遞送技術樹立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本范式”。肝外遞送則代表著下一次更廣闊的飛躍。
全球小核酸藥物產業實現多維突破。①從商業化角度來說,Amvuttra、Leqvio展現重磅藥物潛力,全球龍頭公司Alnylam今年將有望實現盈利。②從適應癥角度來說,25-26年是適應癥突破的重要驗證期,減重適應癥將迎來POC時刻,CNS適應癥有望陸續開啟探索,從IT走向SC。③從技術角度來說,肝外遞送逐步突破。TRiM、AOC等肝外遞送方式嶄露頭角。Avidity研發的AOC藥物Del-zota,作為AOC首款藥物療效突出,預計將于2025年底BLA,2026年上市商業化。雙靶技術突破,全球首款PCSK9/APOC3雙靶點小核酸藥物遞交臨床申請。
中國小核酸藥企展現全球競爭力。近年來,隨著小核酸創新藥公司的興起,國內小核酸在研管線加速增長。中國小核酸創新藥企舶望、瑞博已與MNC達成BD交易,展現出中國小核酸的全球競爭力。適應癥方面,中國小核酸藥物管線此前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和乙肝等領域。近年來也開始逐步向減重、CNS等領域拓展。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中國和海外的小核酸技術沒有代際差,在具體的靶點適應癥上具備FIC和BIC的潛力,并正進入FIC、BIC藥物加速發展期,預計將在26-27年誕生一批新分子進入IND,有望持續展現全球競爭力。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風險,研發不及預期風險,銷售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