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一塊售價超過2000元的兒童手表,背后是一個由點贊數、虛擬交易和社交階層構成的江湖。在這個江湖里,詐騙、網暴和涉黃也時有發生。
科技 出品
作者|孟星萌
編輯|趙子坤
18歲的靈師在小天才手表上,擁有150個好友,主頁有超過100萬個點贊——這樣一個賬號價值1000元。
宇少、天少、清歡、江妄、宇曦、流年……坊間流傳著一份圈內“大佬”名單,他們平均年齡只有11-17歲,初高中在讀。上榜需要60萬點贊起步,另外還得考核圈內的人氣知名度。因為掌握著更多資源,大佬中也不乏賬號的倒賣者,幫別人成為大佬也是一門生意。
像始祖鳥、lululemon一樣,小天才是中產家庭小成員的標配。仰望汽車總經理胡曉慶就曾發微博感嘆,仰望粉絲群體中有6年級的小學生,這個資深粉絲還是小天才手表圈里“仰望粉絲群”群主。
“多數都是A7-A9的家庭”(指家庭總資產在百萬級到上億級),靈師說,這些人的父母多是公務員、高知教授或商人。
作為“佬中佬”,阡陌主頁點贊數超過200萬。她享受這種“尊稱”,一發動態就千呼百應。最沉迷小天才的時候,她能把一天的時間都泡在上面,點贊、聊天、水群……
這最終助推了小天才的圈子文化,從線上一直蔓延到現實。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如果你的手表不是小天才,就會被排除在社交圈外。
為了不讓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又出于安全、聯絡的需求,不少家長選擇了小天才手表。“孩子說必須買小天才,如果要買別的品牌寧可不要手表。”
但就是這塊小小屏幕背后,滋生出許多看不見的商業交易。在未成年的江湖里,詐騙、網暴和涉黃也時有發生。

小天才,批量制造“大佬”
17歲的阡陌,用小天才一年賺到了6萬多元。她賣“bot”的生意旺季通常在寒暑假——不上學的時間更有空混圈社交。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有5、6個訂單,按照每個訂單均價100元計算,一天的收入就能在600元。
阡陌手下有近50個二級代理商——同樣都是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13歲,大家都想借此賺些零花錢,與她同分一杯羹。
這群年輕“小商人”做的是“主頁圈”的點贊生意:他們所售賣的bot,能夠利用技術手段破譯,也就是俗稱的“刷贊”服務。想要快速成為“大佬”,買bot刷贊是最為簡便的方法。
人人都想成為大佬,享受吹捧和討好,這是小天才洞察出來的人性,也是區別于其它兒童手表品牌的壁壘。“別給你孩子買華為,他在學校會自閉的”,有家長發帖詢問手表買哪一款更好,高贊熱評說道。
與社交掛鉤的產品會有天然的先發優勢,市占率第二的華為手表,第三的小米也都推出過碰一碰的加好友功能,但始終無法突圍,原因就在于小天才打造好了這一層兒童社交護城河。
在“主頁圈”,除了像阡陌一樣做代理商,還有其它小生意可做:賣號、開小店、給別人拍視頻、代理運營賬號...

賣號是一錘子買賣,養成一個100萬點贊的賬號,價格大概在1000元。如果有阡陌這種人脈廣的“大佬”做中介,抽成在10%左右。今年,上海的“大佬”鴨絨高考完后把自己200萬贊的賬號,一舉賣出了4700元。
“小商人”們會敏銳洞察到“用戶痛點”,針對性開發服務:有學生在上學期間無法長時間運營賬號,就提供賬號代運營點贊服務,一周費用30-50元;有人喜歡華麗炫酷的主頁,就做教人改長名、拍視頻的教程出售,一份3元-20元不等。
圍繞小天才手表,孩子們發掘出了一整套圍繞“點贊”的交易模式——他們有些人會稱之為“輕創業”。
這個圈子還有自己的黑話和規矩。“刷”是加上好友點贊完主頁后立馬刪除,“禁蹭”是在擴好友的群里不可以蹭別人的好友,“后門”是成為某人的后門就不會被單刪好友。
除了“主頁圈”,小天才手表體系里還滋長出了“運動圈”、“破解圈”等多個圈層。
“破解圈”針對的是小天才無法安裝第三方軟件的內置封閉系統,只要突破家長模式刷機,就可以讓手表變成一部功能齊全的迷你手機。互聯網上,破解小天才的教程隨著官方系統的更新也在持續進階。在AI時代,聰明的學生還會利用AI,為其準備詳細的刷機程序。
阡陌入行,就是受破解圈中的HL影響,成為他的下家。HL是破解圈中公認的“技術大神”,能夠破解掉小天才的系統bug,但他的個人信息十分神秘,阡陌只知道他年齡比較小。
HL開發的“主頁bot”,是市面上最流行的幾款bot之一。最初阡陌和他談好一單23元的分成,但因手下“代理商”們的失信,引火上身。有人帶頭在圈里詆毀,說她圈錢跑路,許多人私信她的社交賬號,極盡污言穢語。
做生意也有風險,對于“小商人”們來說,最大的風險是要和未成年人的家長打交道。
盡管阡陌們會在售賣前就提早聲明,一切交易行為必須要家長同意,但仍無法避免有未成年背著家長偷花錢。有情緒激動的家長一度為此報警,但“警察沒法管這種情況”,阡陌表示,最后那場“事故”以她退款一半收場。

隱秘的社交網絡
擁有一塊小天才手表,像書包、鉛筆一樣,似乎變成了孩子們的必需品。
在家長眼中,手表只需要滿足兩點功能:定位(確保安全)+通訊(即時聯絡)。但對正處在探索世界,有旺盛交友需求的孩子來說,他們害怕被孤立,一個同伴的認可(哪怕是虛擬點贊)也往往比長輩的夸贊更有說服力。
除了點贊,還有人會模仿成年人網戀交友,在好友圈留下一句cpdd(找游戲情侶請聯系我),互叫陌生人老公老婆,組成圈內情侶。
就像一個微型的互聯網,網暴與網絡詐騙也會在這里發生。
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阡陌告訴我們,有人頻繁對她言語騷擾,甚至辱罵,把上職高作為攻擊她的理由。后來她才知道,對方只是個14歲的女生,兩個人甚至都沒有交流過,不知惡意從何而來。她還總被冒名頂替,有人打著她的旗號賣bot騙錢,也有人看中她的經濟實力,借口手機被沒收買備用機,向她借錢,最終向整個圈子借了幾千元后銷聲匿跡。在享受過人人喊“大佬”的高光時刻后,她開始厭煩。
許多人也像阡陌一樣,一邊害怕自己被群體孤立,一邊又厭倦這樣虛無的方式。有人在社交平臺怒批,“加好友點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再這樣下去風氣會越來越差”,帖子火了后卻被一句句“加嗎老師”所誘惑,加上了更多的好友。
靈師回憶,早期的小天才好友圈,大家從人文歷史聊到原生家庭,只是為交友聊天,分享心事。但隨著主頁點贊功能的推出,隱形的等級制度顯現,主頁點贊高的人開始“歧視”低點贊的人,圈子里的氣氛也變得浮躁功利,“大家開始想辦法提高名氣,不再是單純交友,更像是你給我點,我給你點,一種功利互換。”
在2021年的時候,幾萬贊就可以被稱為大佬,現在,最起碼要在80萬以上才能入門。

在“運動贊”功能推出前,一個手表最多只能添加150個好友,每人最多點贊20次,如果按照80萬贊來算的話,一個人需要連續互相點贊267天才能成為大佬——很多孩子等不及。
這些尚未擁有智能手機的孩子們,就這樣身不由己,掉入了互聯網的陷阱。
根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兒童智能手表市場榜單,小天才以35.3%的份額居于榜首,同比增幅47.6%,市場份額擴大7.1個百分點,增速與增量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隨著小天才手表的出貨量一路高漲,成為大佬的“門檻”也越來越卷。
一位點贊百萬的大佬對這樣的數字游戲表示無奈:“永遠有點不完的主頁,補不完的動態,重復不斷地催主(催促主頁點贊),為了主頁甚至把好朋友刪了,但主頁點贊真到了100萬的時候卻沒那么高興了。”

像打游戲一樣上癮
十年前,第一代小天才Y01橫空出世,推出“碰一碰加好友”和“微聊”——前者,比蘋果的Name Drop功能早了整整八年,后者則拒絕接入微信、QQ等即時通訊軟件,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兒童社交網絡。
2017年,上市剛兩年的小天才電話手表銷量高達500萬只,迅速占據國內兒童手表市場的一半。也是在這一年,小天才創始人金志江在公開演講中解析了成功秘訣——小天才手表解決需求的核心是:市場上沒有解決孩子通訊的產品。
此后,除了基本的實時通訊、定位查找功能外,小天才持續“加固”兒童社交的壁壘,把令人上癮的游戲機制融入手表設計。
設計初始,等級功能就是小天才默認自帶的系統機制,使用手表就可以兌換經驗值,使用手表時間越多,經驗值就越高。另一種換取經驗值的方式是獲取積分,積分可以靠加好友、運動步數等方式來獲得。
直到2021年左右,小天才的滿級數從最高26級升為了60級,又陸續推出了好友圈、等級徽章、主頁點贊等機制——進一步凸顯了手表圈的“社交”功能。

圖|來源小紅書@小天才官方旗艦
等級和經驗值就像引小鳥入籠時一點點灑下的面包屑,讓無數玩家沉迷其中,2023年底,有人曬出自己的小天才手表滿級截圖,稱自己是目前已知首位自然滿級(60級)用戶,為了慶祝,他還給自己買了一個蛋糕。
此外,小天才還會推出不同的等級徽章鼓勵大家做任務獲取,通過收集花樣繁多的社交徽章,鼓勵用戶在手表上花費更多時間精力。
這種駕輕就熟的游戲化設計,某種程度也源于小天才背后母公司步步高的創始基因。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對游戲始終保持著強烈的興趣,他曾表示:“巴菲特認為可口可樂是人們必喝的,我認為游戲是人們必玩的。”
他把這種“游戲化”設計貫徹到每一款產品思路里。
上世紀90年代,30歲出頭的段永平憑借一款小霸王游戲機殺入商場,隨后,給小霸王游戲機上外接了鍵盤,改造成了小霸王學習機,將一家虧損200萬元的小廠變成了年產值10億的公司。
“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學習機……”小霸王憑借朗朗上口的洗腦兒歌,和長期霸占央視黃金時段廣告,一舉壟斷當時的兒童學習機市場。
“學習五分鐘,游戲兩小時”,趁父母不在家就開玩《魂斗羅》《超級瑪麗》,也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出走后的段永平,把新成立的步步高公司也帶得“節節攀高”,迅速將復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多品類做到中國市場TOP1。“步步高學生電腦,800元的電腦”,用央視“標王”的營銷手段,再次被家喻戶曉。
后來,步步高經歷了著名的一拆三,OPPO、vivo兩家手機廠商發展得如火如荼,第三家教育電子公司步步高也持續推出了點讀機、學生電腦以及電子詞典等爆款產品,這些產品同樣延續著游戲化的設計,用簡單輕松的游戲就讓無數學生上癮。
有人評價,學習機天生帶著兩幅面孔:在家長那里是學習的工具,在孩子這里則彌補了買不到游戲機的遺憾。今天的小天才,無疑也是游戲化思路下的產品之一。
但隨著產品功能的堆疊與網絡的擴大,詐騙、網暴、涉黃等極端現象也屢屢發生。
在小天才圈,出于對“大佬”的崇拜和好奇,“開戶”成為普遍現象。只要花二、三十元,就可以向代理商買到軟件,一鍵開出個人隱私信息。在尚未有明晰價值觀的小學生群體中,“開戶”甚至變成一件很“帥”的、具有威脅力的事情。他們靠開出來的信息實施網絡暴力,小到身份證的大頭照片,大到家庭收入水平與住址。
還有此前已被報道過的“涉黃”問題,2021年左右是小天才涉黃問題最嚴重的時候。靈師還記得自己剛入圈的時候,有個女生加她好友,好友圈第一張圖就是帶正臉的裸照。“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女孩兒大概也就10歲左右”。還有男生要和她“網戀”,在視頻電話中直接裸露自己的生殖器官。在當時的小天才群聊里,分享黃色圖片也成為了一種“人之常情”,后面愈演愈烈,小天才官方才下場,直接關閉了“班級群”、上線了視頻截圖舉報等功能。

圖|來源小紅書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徐文靜在接受《中國教育報》采訪時曾表示,兒童智能手表的“初心”是保障安全,實時定位與即時通話兩大功能本可在滿足家長看護需求的同時,避免孩子過早接觸互聯網。但是,在商業利益驅動下,部分產品堆砌娛樂功能,偏離了設備的核心價值。
監管也曾一步步收緊,2025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求《兒童手表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意見,明確提出“手表不可預置游戲、小說等娛樂導向應用”“支持設置使用時長和時段”等要求。
經歷了多輪“網暴”后,今年8月,阡陌宣布自己“退圈”,在視頻里,阡陌有些傷感地回憶:“懷念主頁沒有點贊的時候,每天就建群聊聊天,沒有大佬也沒有糾紛。”
她在小天才圈呆了3345天,認識了不少從線上轉換到線下一起玩的朋友。她熱愛旅游、購物、與朋友聚餐,距離她上一次接觸小天才手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比起透過一只小屏幕不斷高漲的虛擬數字帶來的快感,她更想回到現實,做“現充”。
為了維持生態的平衡,今年夏天,小天才官方更新了個人主頁功能,將主頁點贊數改為運動贊,用戶只有每天走滿一定步數才可以互相點贊,同時還可以一鍵點贊多人。
“感覺bot要成為歷史了,很多代理商都準備要跑路了”,阡陌明顯感覺到代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一些小用戶覺得,只要小天才官方想管,隨時可以改變游戲規則。
新一代的孩子們仍在加入這個江湖。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小天才的虛擬商品依舊活躍。隨著小天才新產品推出樓層級定位和更強大的社交功能,這塊小屏幕里的世界只會更加復雜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