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巨頭Uber正通過與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及汽車巨頭Stellantis的深度合作,為其自動駕駛雄心按下加速鍵。
據英偉達在10月28日周二發布的一份聲明,Uber計劃從2027年開始擴張其自動駕駛車隊,最終目標是建成一支由10萬輛汽車組成的、采用英偉達技術的Robotaxi網絡。這是迄今為止業內最宏大的Robotaxi部署計劃之一,旨在大幅提升其平臺上的自動駕駛運力。
該消息于英偉達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GTC大會上公布。受此影響,Uber股價一度上漲1.4%,隨后回吐漲幅轉跌。
![]()
與此同時,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Uber的雄心不止于技術合作,其資本觸角正伸向中國市場。報道稱,Uber計劃參與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和文遠知行(WeRide)即將在香港進行的IPO。
聯手英偉達與Stellantis,構建核心運力
Uber此次車隊計劃的核心是與產業鏈上游的巨頭建立深度綁定。
根據合作協議,英偉達將為Uber的Robotaxi車隊提供其最新的技術平臺——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 10,該平臺集成了兼容自動駕駛軟件的硬件與傳感器。
在車輛制造端,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將成為首批交付車輛的合作伙伴之一。
據Uber在另一份聲明中透露,Stellantis將為Uber在美國及國際市場的運營提供至少5000輛基于英偉達技術的Robotaxi。Stellantis方面表示,其生產目標定于2028年,并將與富士康在硬件和系統集成方面進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10萬輛的目標車隊也包括了Uber在7月份承諾的、將在未來六年內與其他合作伙伴共同采購和運營的2萬輛Lucid Gravity和Nuro汽車。通過這一系列合作,Uber將親自負責車隊的端到端運營,包括遠程協助、充電、維護和客戶支持,從而掌握運營主導權。
“數據工廠”旨在破解成本難題
長期以來,高昂的運營成本和有限的車輛規模是Robotaxi商業化難以逾越的障礙。目前,Uber雖已在奧斯汀、亞特蘭大等地與Alphabet旗下的Waymo合作提供自動駕駛服務,但車隊規模僅為“數百輛”,遠不足以實現規模化盈利。
此次與英偉達的合作旨在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雙方計劃共建一個“Robotaxi數據工廠”,Uber將負責收集超過三百萬小時的Robotaxi專屬駕駛數據,而英偉達則提供處理器、人工智能模型及相關工具。
Uber在聲明中稱,此舉旨在“縮短從試點到實現盈利性自動駕駛部署的路徑”。通過掌握海量高質量數據,Uber期望能加速模型迭代,提升車輛效率,最終降低單位成本。
加碼中國市場,入股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
在深化技術合作的同時,Uber也在通過資本運作鞏固其全球生態。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Uber正計劃“兩頭下注”,參與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在香港的IPO。這兩家公司均計劃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掛牌。
華爾街見聞寫道,知情人士透露,Uber可能向小馬智行的香港IPO投資約1億美元。此外,Uber也對文遠知行的上市表示出興趣,但具體金額不詳。報道指出,談判仍在進行中,投資計劃仍存變數。
此舉并非Uber首次與這兩家公司接觸。Uber此前已投資過兩家公司的美國IPO,并與小馬智行在中東市場、與文遠知行在阿布扎比均有運營層面的合作。通過直接入股,Uber不僅能分享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增長紅利,還能進一步鞏固其與領先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商的戰略同盟關系。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