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0月22日收盤后,全球頭部汽車廠商特斯拉發布三季報。
盡管特斯拉本季度的營收創下280.9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同期特斯拉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僅為13.73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7%。
特斯拉方面稱,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銷售、一般行政費用、人工智能等研發項目推動的運營費用增加,股票薪酬(SBC)等費用增加,一次性全自動駕駛(FSD)收入確認同比下降等原因導致。
事實上,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增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到期前的消費熱潮。
隨著該政策于9月30日正式結束,這種需求提前釋放可能會導致未來幾個月特斯拉的銷售增長面臨壓力。而在全球市場,特斯拉今年前8個月的市場份額也跌至第三,落后于比亞迪、吉利。
更令人擔憂的是,被特斯拉CEO馬斯克寄予厚望的多項技術轉型戰略,進展不及預期。比如,全自動駕駛系統(FSD)推進緩慢,付費客戶僅占特斯拉當前車隊的12%。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機器人項目均已推遲,商業化進程低于市場預期。
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截至北京時間10月24日16時左右,馬斯克以4932億美元的財富位列全球首富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結束時,馬斯克對試圖阻止其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的人進行了激烈指責。
他還表示:“我實在無法安心在這里打造一支機器人軍隊,然后卻因為ISS和Glass Lewis這些機構提出的愚蠢建議而被趕下臺”。
三季度營收創新高,凈利潤暴跌近四成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的總營收達到創紀錄的280.9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51.82億美元增長12%,超出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63.6億美元,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季度的下滑態勢。
特斯拉本季度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車交付量的提振。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共計交付49.7萬輛,同比增長7.4%,刷新季度交付紀錄,大幅超過市場預期。
受益于汽車交付量創新高,特斯拉來自汽車銷售的收入同比增長8%至203.59億美元。
能源發電與儲能業務的大幅增長,也是特斯拉營收大漲的重要原因。第三季度,特斯拉能源發電與儲能業務的營收大增44%至34.15億美元,是特斯拉本季度增長最快的板塊。
同時,第三季度,特斯拉儲能產品裝機量達到12.5吉瓦時,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特斯拉的汽車監管積分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39億美元降至4.17億美元,同比降幅達44%。
同時,特斯拉的盈利表現也讓人捏一把汗。第三季度,公司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3.7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1.73億美元下降37%。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18%,較上年同期的19.8%下降1.8個百分點。不包括監管積分收入的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5.4%,低于平均預期的15.6%,顯示公司核心汽車業務的盈利能力面臨壓力。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運營利潤為16.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7.17億美元大幅下降40.23%;運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0.8%驟降至5.8%,降幅達5個百分點。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運營支出達到3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2.8億美元大幅增長約五成。特斯拉表示,運營支出的增加主要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研發項目、重組費用等。
特斯拉首席財務官瓦布哈維塔尼亞在財報會議中透露,本季度關稅影響超過4億美元。
特斯拉在財報中坦言:“全球貿易與財政政策變化的背景下,汽車與能源供應鏈、成本結構及耐用消費品需求的影響難以量化評估。”
一次性FSD收入確認減少,也是影響特斯拉利潤的重要因素。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作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其收入確認的波動直接影響公司的季度盈利表現。
市場表現承壓,全球份額下滑
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的市場地位當前正面臨著嚴峻挑戰,全球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根據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2025年1至8月,特斯拉全球銷量為98.5萬輛,同比下降10.9%,市場占有率降至7.7%,被比亞迪和吉利超越,跌至全球第三位。
可以作為參照的是,同期比亞迪的銷量達255.6萬輛,同比增長14.1%,市場占有率達19.9%,位居全球第一。
而排在第二的吉利汽車,前8個月的累計銷量為131.5萬輛,同比增長67.8%,市場占有率為10.2%。
分區域來看,據財聯社,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數據顯示,8月,特斯拉電動汽車在歐洲的注冊量(衡量銷量的指標)同比下降約23%,為連續第八個月下滑。
ACEA表示,今年前8個月,特斯拉電動汽車在歐洲的注冊量下降了32.6%。與之對應的是,同期歐洲地區的電動汽車總注冊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約26%。
有分析認為,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售遇阻,或因歐洲消費者對馬斯克本人及其言論、立場的不滿,以及來自大眾和比亞迪等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激烈競爭。
而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上,特斯拉還面臨著來自比亞迪、小鵬、理想、蔚來等諸多本土品牌向其發起的猛烈攻勢。
天眼查顯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江山路5000號。
即使在美國這一傳統優勢市場,特斯拉的市場地位也遭到動搖。據媒體獲取的研究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數據,今年8月,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降至38%。
為應對美國電動汽車優惠政策到期等因素帶來的影響,特斯拉打出“價格牌”。本月初,特斯拉推出兩款低價版車型,分別被命名為“標準版本Model Y”和“標準版本Model 3”。
其中,“標準版本Model Y”起售價為39990美元,“標準版本Model 3”起售價為36990美元,比此前版本分別便宜了約5000美元和5500美元。
盡管特斯拉希望低價版車型能推動銷量提升,但這一舉措或將進一步擠壓其利潤率。
多項進展不及預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特斯拉的技術轉型戰略是支撐其高估值的核心因素,但從目前的進展來看,特斯拉多個關鍵技術項目的推進速度均不及預期,其未來增長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財報發布過后,特斯拉CEO馬斯克、CFO瓦布哈維塔尼亞出席了電話會議。馬斯克稱,特斯拉正處于公司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和自動駕駛出租車將改變交通行業,特斯拉汽車只需通過一次軟件更新就能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他還計劃在特斯拉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快擴大產能。
不過,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推進速度較為緩慢。特斯拉首席財務官瓦布哈維塔尼亞表示,支付FSD Supervised費用的客戶僅占特斯拉當前車隊的12%。
對于備受關注的Robotaxi項目,馬斯克調整了預期目標。他表示,到2025年底,特斯拉將在奧斯汀的部分地區移除Robotaxi內的安全駕駛員,并將該服務擴展至8到10個城市,較此前覆蓋50%美國人口的目標明顯收窄。
目前,特斯拉在奧斯汀和舊金山灣區運營Robotaxi服務,但仍配備安全駕駛員,前者可隨時使用緊急關閉裝置作為安全保障。
至于專為完全自動駕駛設計的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計劃于2026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這款車沒有方向盤和踏板,是為實現最低單位里程運營成本而進行的工程優化。
而被馬斯克稱為有史以來可能最宏大的產品——Optimus人形機器人,時間線有所推遲。馬斯克預計在2026年底前開始量產Optimus,而V3版本的擎天柱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準備好亮相。
馬斯克坦言,制造擎天柱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特斯拉原本計劃今年生產5000臺擎天柱機器人,2026年生產5萬臺,但據報道,馬斯克放棄了今年的目標。
部分分析師持謹慎態度,馬斯克怒批薪酬方案反對者
面對特斯拉業盈利指標的下滑和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華爾街機構對特斯拉持有不同的觀點。
比如,一向唱多特斯拉的投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認為,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戰略上取得了重要的漸進式進展,其FSD(完全自動駕駛)車隊在本季度行駛里程超過13億英里,使其累計FSD行駛里程達到60億英里,建立了一個有助于提升FSD能力的龐大數據庫。
Dan Ives表示:“我們仍然相信,在最樂觀情景下,特斯拉市值可能在2026年初達到2萬億美元,并在2026年底突破3萬億美元,屆時特斯拉將進入其‘黃金AI時代’。”
不過,CFRA高級股票研究分析師Garrett Nelson表示:我們正進入一個對特斯拉近期和中期盈利增長軌跡充滿疑問的時期。
富國銀行分析師Colin Langan稱,鑒于特斯拉核心業務持續惡化,維持對該股的“減持”評級。
他指出,機器人出租車(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商業化規模化進程預計將比此前設想的更慢,“財報中對核心汽車業務的討論極少,該業務的增長運營杠桿驚人地有限,主要受到定價、關稅和產品組合的影響。總體而言,我們認為缺乏繼續支撐股價上漲的動力”。
Karobaar Capital首席投資官Haris Khurshid指出:雖然市場上的一部分投資者以及馬斯克的信徒們意識到特斯拉就像是一個綜合性質的全能人工智能平臺,但業績報告卻仍然是一家汽車制造商,并且是一家處于下滑通道的汽車制造商。
SLC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Dec Mullarkey則表示:這里沒有太多可以激勵投資者的東西。特斯拉的盈利和利潤率仍然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可能會停滯一段時間。目前,特斯拉似乎缺乏可靠的增長敘事和計劃,這使得它的股價很容易受到市場迅速調整以及負面業績數據帶來的影響。
此外,馬斯克目前管理著多家公司,曾有投資者擔心其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斯拉的經營管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結束時,馬斯克對試圖阻止其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的人進行了激烈指責。
馬斯克表示,他甚至不愿將這筆報酬稱為“薪酬”,并堅稱真正的核心問題在于:他是否能保有足夠的投票權,以掌控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出租車和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下一階段發展。
“我實在無法安心在這里打造一支機器人軍隊,然后卻因為ISS和Glass Lewis這些機構提出的愚蠢建議而被趕下臺”,馬斯克在會上說道,并將這兩家代理顧問公司斥為“企業恐怖分子”。
馬斯克強調,自己需要“25%左右”的投票權,才能在特斯拉保持“強有力的影響力”,同時如果他“變得瘋狂”,仍可以被罷免。
截至美東時間10月23日收盤,特斯拉的市值約1.49萬億美元,是傳統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的20多倍。然而,從盈利能力來看,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僅比通用汽車多一點。
有分析認為,這種估值差異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市場對其技術轉型的樂觀預期。一旦這種預期落空,特斯拉或將面臨較大的市值調整風險。
站在世界首富之巔的馬斯克,后續將帶領特斯拉駛向何處?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