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國家安全機關披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我國家授時中心實施重大網絡攻擊活動的事實,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隨即公開了所有的具體細節。
10月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對美國政府網絡攻擊入侵中國關鍵基礎設施、為未來大范圍的破壞行動實施網絡預置表示強烈譴責。
他提到,中國網絡安全機構曾發布報告指出,美方此前散布的所謂“伏特臺風”實為國際勒索軟件組織。
近日發布的相關案例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伏特臺風”行動,也再次證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策源國。
美國政府行徑極易引發誤解誤判,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郭嘉昆說,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中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國的網絡主權和安全。

事件回顧:
2022年3月起,NSA利用某國外品牌手機短信服務漏洞,秘密監控10余名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非法竊取手機通訊錄、短信、相冊、位置信息等數據。
2023年4月起,NSA在“三角測量”行動曝光前,多次于北京時間凌晨,利用在某國外品牌手機中竊取的登錄憑證入侵國家授時中心計算機,刺探內部網絡建設情況。
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NSA針對性部署新型網絡作戰平臺,對國家授時中心多個內部業務系統實施滲透活動,并企圖向高精度地基授時導航系統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動攻擊。
此次攻擊事件中,NSA利用“三角測量行動”獲取授時中心計算機終端的登錄憑證,進而獲取控制權限,部署定制化特種網攻武器,并針對授時中心網絡環境不斷升級網攻武器,進一步擴大網攻竊密范圍,以達到對該單位內部網絡及關鍵信息系統長期滲透竊密的目的。
梳理發現,NSA使用的網攻武器共計42款,可分為三類:前哨控守(“eHome_0cx”)、隧道搭建(“Back_eleven”)和數據竊取(“New_Dsz_Implant”),以境外網絡資產作為主控端控制服務器實施攻擊活動共計千余次。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