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洞察
作者:雷鳴
瀏覽器「第三次世界大戰」打響!OpenAI向谷歌扔下一個AI核彈,誰能掌握未來互聯網之門的鑰匙?
一覺醒來,變天了!
互聯網未來之戰已然打響。
OpenAI在所有人(尤其是山景城)最意想不到的時分,發布一款直指谷歌核心業務命脈的新產品。
![]()
OpenAI放了一個大招:ChatGPT Atlas,想要爭奪全球互聯網入口。
關于互聯網未來入口的爭奪戰急劇升級。
![]()
科技圈的「耳語網絡」瞬間變成了全頻段的尖叫。
外媒財富直接將這次發布稱為《瀏覽器大戰以復仇之勢卷土重來》。
![]()
大西洋日報直接內涵《OpenAI你不致力于攻克癌癥嗎?為何要下場搞瀏覽器》
![]()
美國的CNN更加直接,《互聯網未來之戰已然打響》!
![]()
OpenAI這次推出的Atlas,不是一個插件,也不是一個API,這是一個瀏覽器。
![]()
第一反應?
這不是在競爭,這是在「抄家」。
華爾街的交易算法比人類更快地讀懂了這則消息的含義。
警報聲中,谷歌的股價應聲下跌4.8%。
![]()
這近5個百分點的蒸發,不是因為一個新產品,而是因為一個舊帝國的地基——那個我們每天打開幾十次的Chrome圖標——第一次發出了肉眼可見的裂痕。
OpenAI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它不只是想在谷歌的客廳里分一杯羹,它想直接拆掉谷歌的承重墻。
![]()
黃金漏斗:Chrome不能承受之重
要理解這4.8%的恐慌,你必須拆解谷歌這臺精妙的印鈔機。
多年來,我們以為谷歌的護城河是它無所不知的「搜索算法」。
錯了!
它的護城河是Chrome。
![]()
Chrome,這個占據全球桌面市場超過65%份額的龐然大物,從來都不是谷歌的目的。
它是一個載體,一個管道,一個設計精巧的「黃金漏斗」。
谷歌的核心收入來源是什么?
搜索廣告!
搜索廣告(Search Ads)是指在搜索引擎結果頁面上展示的廣告,當用戶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必應等)輸入關鍵詞時,廣告會根據這些關鍵詞出現在結果頁的顯著位置。
搜索廣告是一種基于關鍵詞匹配的付費廣告形式。廣告主出價購買與其產品或服務相關的關鍵詞,當用戶搜索這些關鍵詞時,廣告就會展示在搜索結果頁面上方或旁邊。
![]()
你每次在搜索框里輸入「最好的運動鞋」或「附近的披薩店」,觸發的競價排名廣告,構成了Alphabet財報上那千億美元收入的絕對主力。
![]()
現在,關鍵邏輯鏈來了:
1. Chrome是用戶訪問互聯網的默認入口。
2. Chrome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是Google Search。
3. Google Search承載著Search Ads。
看明白了嗎?
Chrome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確保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意圖」都流經谷歌的服務器。
它是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默認選項」!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24年收入構成:谷歌搜索占比57%
谷歌每年愿意支付給蘋果數百億美元,僅僅是為了買下iPhone上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位置。
![]()
對于它親生的、統治市場的Chrome,這個位置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互聯網早期,圖形化網頁瀏覽器之間曾上演激烈競爭。
網景導航者與微軟IE瀏覽器正面交鋒。
就在IE贏得這場戰役后,新一輪市場份額爭奪戰又在IE、Mozilla的火狐與谷歌Chrome之間爆發。
這次Chrome成為主導者,過去十年間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60%以上,而最接近的競爭對手蘋果Safari則始終徘徊在15%左右。
OpenAI的Atlas瀏覽器,就是一把試圖插在這個黃金漏斗最窄處的刀!
降維打擊:當「搜索」不復存在
如果Atlas只是另一個換了皮膚的Chromium,那不過是又一場無聊的「瀏覽器戰爭」。
但所有人都知道,它不是。
一個由OpenAI打造的瀏覽器,其核心邏輯將根本不是「搜索」。
它將是「回答」和「執行」。
![]()
你不會再打開Atlas去「搜索」10個藍色鏈接,然后自己篩選信息。
你會直接在地址欄(或者別的什么未來主義的輸入框)里說:
「幫我規劃一個五天的東京旅行,預訂那家評分最高的拉面店,并總結一下我昨晚錯過的所有關于AI的新聞。」
然后,它會直接完成。
![]()
這對谷歌是致命的。
在一個沒有「搜索結果頁」(SERP)的世界里,你把廣告放在哪里?
當用戶意圖被AI在前端直接攔截和滿足時,谷歌的整個廣告競價系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這不是優化,這是「范式轉移」。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顛覆瀏覽器市場格局。
各公司開始將新一代生成式AI和智能代理能力直接集成到網頁導航工具中,由此引發了爭奪用戶的新一輪激戰。
搭載谷歌Gemini AI模型的Chrome,正與Perplexity(其Comet AI瀏覽器)等新銳勢力對抗,而曾歷經瀏覽器大戰的老牌選手Opera等也試圖通過AI增強功能重振雄風。
Atlas不是在和Chrome搶用戶,它是在試圖讓Chrome的商業模式變得「過時」。
谷歌的反擊:這不是演習
所以,別被那4.8%的下跌騙了。
那只是市場的膝跳反應。
如果你認為谷歌會像當年的諾基亞或雅虎一樣,在「創新者窘境」中遲疑不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谷歌不可能——也絕對不會——在Chrome戰場上投降。
這里的損失不是「損失」,是「死亡」。
山景城(Google總部)的反應將會是迅速、猛烈、甚至不計成本的。
忘掉那些慢悠悠的A/B測試吧,一場「閃電戰」即將開始:
1. Gemini「核融合」
谷歌會立刻、馬上、不惜一切代價地將Gemini(或任何他們最新的AI模型)深度融合到Chrome的每一個像素里。
Chrome將不再是一個「瀏覽器」,它會變成一個「操作系統環境」。
你的瀏覽器將擁有知覺,它會預測你的需求,重寫你的郵件,在你提問之前就主動提供答案。
Chrome將從一個「拉取」信息的工具,變成一個「推送」智能的代理。
2. 生態圍墻與摩擦力
「哦,Atlas瀏覽器很酷。可惜,它無法無縫同步你的Google Docs、自動登錄你的Gmail、無縫銜接你的Android手機剪貼板。」
谷歌會動用它龐大的生態系統——Android、GSuite、Google Login、Google Pay——來制造「摩擦力」。
他們會讓切換到Atlas變得極其痛苦,讓留守在Chrome生態里的體驗變得「絲滑」到令人上癮。
![]()
4. 焦土政策與「金錢水喉」
還記得谷歌付給蘋果的錢嗎?
在經濟層面,有時也會把某些「自毀」性質的舉措稱為焦土政策——比如一個國家在面臨外部壓力時,為了拖延對方、犧牲自己資源或結構,故意破壞某些經濟或制度資源。
金錢水喉通常它被用來比喻「資金像水龍頭一樣被大規模放出/流入經濟體系」。
如果需要,谷歌會把這個數字翻倍、再翻倍。
他們會付錢給三星、付錢給戴爾、付錢給火狐(是的,甚至付錢給競爭對手),付錢給這個星球上任何一個可以預裝或設置默認瀏覽器的硬件/軟件制造商,只為一件事:扼殺Atlas的分發渠道。
終局:戰爭已經開始
今天這4.8%的震蕩,只是這場「AI界面戰爭」的開幕式。
OpenAI的Atlas扔出了一塊巨石,試圖砸開谷歌的護城河。
![]()
只要打開ChatGPT,OpenAI就會給你推送Altas
但谷歌不是一座城堡,它是一座武裝到牙齒的浮空堡壘。
它的反應不會是「一個新功能」,而將是一場「系統級的雪崩」。
這不是Chrome vs Atlas。
這是「廣告驅動的索引互聯網」vs「訂閱驅動的智能互聯網」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谷歌不會坐以待斃。
它會戰斗。
它會用AI、用生態、用海量的現金,來捍衛它那根最粗的黃金管道。
系好安全帶,Web AI時代的開局,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加血腥。
作者介紹
雷鳴
百度七劍客、酷我創始人、Al Basis Fund 創始合伙人、北京大學Al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顧問委員會理事。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