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山”風波的市場反噬已開始顯現。
近日,天貓雙11戶外預售首日戰報發布,去年還穩居前十的始祖鳥,今年徹底消失在20強榜單之外。
這并不令人意外。事件發生后,硬核戶外愛好者公開抵制,社交平臺上“退貨”聲四起。兩天的沉默后,始祖鳥的致歉信姍姍來遲,卻陷入 “雙標甩鍋”爭議,其背后大股東安踏則始終沉默。
二者顯然都深諳國內輿論場的“短期記憶”的特點,但冷處理沒能等來輿論的遺忘,卻等來了核心用戶的轉身。那些秉持“無痕山野”理念的戶外發燒友,認為品牌背叛了精神內核。
背叛核心用戶所帶來的品牌危機,正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售壓力。
風波仍在發酵。10月15日,西藏日喀則市官方通報認定始祖鳥需承擔相應生態賠償責任。兩天后,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內部公告宣布始祖鳥大中華區總經理Ivan She(佘移峰)離職,其職務暫由亞瑪芬大中華區總裁Jeffery Ma(馬磊)代理。
這場風波,更像是一根導火索,引爆了始祖鳥深藏已久的增長焦慮。在安踏的運作下,始祖鳥從小眾神壇成功破圈,成為中產的身份符號。但高增長背后,始祖鳥的增速正連續放緩,其大中華區營收增長率從2021年的84%,逐步回落至2024年的54%。
為了支撐高估值和增長預期,始祖鳥的營銷策略愈發激進,從聯名奢侈品到玩轉配貨,不斷向“泛人群”擴張,品牌的專業性逐漸被稀釋。與此同時,市場上“平替”品牌層出不窮,國內外競爭對手也在加速分食它親手做大的戶外市場。
萬元沖鋒衣的價值,正被消費者重新審視。
資本市場的反應更為劇烈,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股價較“炸山”事件前跌去18%,連同大股東安踏,兩家公司市值已蒸發超580億元。
對安踏而言,始祖鳥不僅是其提升品牌價值的關鍵棋子,更是其全球化野心的支點。如何挽救這只一度高飛的“頭鳥”,已成為安踏必須直面的一場硬仗。

背叛核心人群,或許是始祖鳥犯的第一個錯誤。
事件發生后,大量核心用戶群體明確表達抵制態度,多位戶外博主公開抵制始祖鳥,直言其行為背離“無痕山野”的戶外準則,更有博主宣稱放棄了和始祖鳥的商業合作。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表示“不會再買”,還有網友聲稱已經在趕往退貨的路上。


始祖鳥的核心用戶顯然是那些硬核的戶外發燒友,他們之所以選擇始祖鳥,除了產品性能外,更看重品牌所傳遞的精神內核。對于戶外愛好者而言,敬畏自然不是更高追求,而是底線。
那么,始祖鳥為何要這樣做?
回看這場被品牌方稱為“致敬高山文化”的煙花秀,從其張揚、宏大、渴望被看見的表現形式來看,目標受眾顯然是那些將始祖鳥視為“中年三寶”身份符號的泛人群。
從2019年被安踏接手以來,通過門店入駐奢侈品扎堆的頂級商圈,跨界聯名和饑餓營銷等一系列運營,安踏把始祖鳥從小眾戶外品牌打造成了百萬中產的身份信仰,不僅業務快速擴張,產品定價也一路水漲船高,千元的始祖鳥被賣到了上萬。
然而支撐戶外品牌高價策略的根基之一,正是品牌調性。
短期來看,收割“泛人群”的生意來得更快、更直接。但長期看來,大眾消費者之所以向往始祖鳥,正是源于那些硬核專業人士構建的“光環效應”。一旦被核心人群拋棄,大眾也會很快去魅。
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始祖鳥與安踏的“沉默”則是第二個錯誤。
事件發生后,始祖鳥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回應,而是在兩天后才發布致歉信,內容卻再次引發 “內外雙標”“甩鍋中國團隊” 的新爭議,之后,始祖鳥再度陷入沉默。而安踏也自始至終未發表任何聲明。

直到事件發生約一個月后,西藏日喀則市官方通報認定始祖鳥需承擔相應生態賠償責任。此后,始祖鳥才宣布大中華區總經理離職。
就目前的反噬來看,想要挽回品牌口碑和用戶信任并沒有那么容易。

“炸山”風波不只是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更是始祖鳥在中國市場陷入增長困境的集中爆發。
在安踏的運營下,中國市場已然成為始祖鳥的第一大市場。今年二季度,亞瑪芬體育大中華區營收為4.1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42%,營收規模首次超過北美市場,成為第一大市場。而曾經的最大市場美洲大區增幅只有6%。
但其中國市場增速放緩也是不爭的事實。根據亞瑪芬財報,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其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60%、61%和54%,而在2021年,這一數字高達84%。
業績增速放緩下,急于抓住泛人群的始祖鳥在營銷上愈發激進,不僅把自己從一個戶外品牌塑造成了奢侈品牌,更成了二級市場的理財產品,連一個吊牌都被炒到了幾百元。

2022年,始祖鳥與奢侈品牌古馳(Gucci)聯名推出限定系列,在國內發售當天即被搶空,成為二級市場加價炒作的“投資品”。
奢侈品牌的配貨也被始祖鳥玩到飛起,一個吊牌都能賣上三五百元。
在中國市場,始祖鳥不僅憑沖鋒衣統一了中產們的衣柜,更培育出了一個更大的泛戶外用戶市場。一個穿始祖鳥的人不一定要去奔赴山海,他的目的地可能只是樓下的星巴克。
始祖鳥甚至讓沖鋒衣從中產破圈到年輕人。年輕人也需要這樣一個符號,一個“熱愛戶外” 的符號,一個 “貼近中產” 的符號,因此一度有不少年輕人節衣縮食攢錢買始祖鳥,并熱衷于在社交平臺上拍照曬圖。
但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消費者對戶外裝備的需求從 “炫耀性消費” 回歸 “實用性需求”,始祖鳥高達數千元,甚至萬元的定價開始受到質疑,尤其是國內外價差問題引發消費者廣泛不滿。
始祖鳥“平替”開始大行其道。“不是始祖鳥買不起,而是某某更有性價比”,成了大批戶外博主的開場白。在社交平臺上,駱駝、伯希和、凱樂石和拓路者等品牌都曾被當作始祖鳥“平替”。其中,駱駝率先吃到了“平替”紅利,過去兩年雙11,分別喜提天貓戶外和抖音戶外榜的銷冠。
誠然,這些“平替”品牌與始祖鳥所錨定的客群和消費層級并不重合,但那些原本可能 “攢錢買始祖鳥” 的年輕人,卻有可能不再轉化為始祖鳥的用戶。
更重要的是,隨著更多玩家的涌入,始祖鳥培育的市場正不斷被分流。
硬核戶外玩家們開始尋找更專業、小眾和調性更純粹的品牌;泛戶外人群則在“一鳥二象三鼠”之間反復橫跳;耐克、阿迪達斯等巨頭也開始布局高端戶外領域,推出專業戶外系列試圖分一杯羹;凱樂石和探路者等國內品牌,則通過聚焦細分賽道突圍,以性價比優勢搶占中高端市場。
如今這場 “炸山” 風波,更給了虎視眈眈的對手們一個加速追趕的機會。

即便保持沉默,安踏也難逃波及。炸山事件以來,安踏體育股價累計跌去12.5%,市值蒸發339.6億港元。
作為將始祖鳥打造成中國市場現象級品牌的操盤手,安踏很難隱身。
2019年11月,安踏體育宣布以46.6億歐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完成對芬蘭體育巨頭亞瑪芬體育的收購,這是中國體育品牌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并購。
彼時,旗下擁有始祖鳥、薩洛蒙等品牌的亞瑪芬正陷入持續虧損的困境,中國業務僅占全球總營收約6%。
在安踏的一番運營下,亞瑪芬成功逆襲。不僅在2024年完成了在美上市,還結束了持續5年的虧損困局。亞瑪芬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錄得營收5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9%;調整后凈利潤暴漲329%至2.36億美元。這其中,始祖鳥在該年度的營收突破了20億美元。

在此之前,安踏最成功的收購就是FILA,作為收購的第一個國外品牌,FILA一度為安踏貢獻近一半營收,成為最大的“現金牛”,FILA增速放緩,在安踏集團的營收占比逐漸下滑。
對于安踏而言,主品牌定位大眾市場,FILA主打中高端時尚運動,始祖鳥填補了集團在超高端戶外領域的空白。其“戶外愛馬仕”的定位,吸引高凈值消費群體,能夠提升集團品牌形象和利潤空間。
收購亞瑪芬,安踏不僅收獲財務回報,更獲得始祖鳥、薩洛蒙等全球高端品牌矩陣。始祖鳥們的“抬咖”,不僅使得安踏從一個發源于晉江的三線品牌,坐穩了國內運動品牌頭把交椅,還一躍成為全球市場上可以與耐克掰手腕的對手。
更重要的是,始祖鳥是安踏全球化布局的關鍵。通過收購其母公司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安踏獲得了進入歐美高端市場的通行證。
在用始祖鳥跟中產交上朋友之前,安踏走了不少彎路。直到通過“買買買”的方式將一眾國際高端品牌收入麾下,丁世忠“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夢想才開始起飛。
近年來,除東南亞市場外,安踏也在加快拓展美國及中東市場。今年6月,安踏品牌進駐美國比弗利山莊,9月,其北美首店將正式營業。
與此同時,吃到并購紅利的安踏也不忘尋找下一塊新標的。今年4月,安踏發布收購德國戶外品牌狼爪的公告,并于2個月后宣布完成收購。
但一方面,安踏的“買買買”之路已被一眾國內同行效法,留給安踏的優質標的已經所剩無幾。
另一方面,作為特定時期的產物,始祖鳥的成功也難以復制。始祖鳥進入中國時,正值中產階級崛起、戶外運動興起、消費升級多重紅利疊加的窗口期。安踏實施的奢侈品戰略和饑餓營銷,也恰逢社交媒體的爆發期,放大了品牌效應。
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安踏運營,迪桑特、薩洛蒙、可隆和狼爪等品牌都被寄予厚望,但卻始終沒能跑出“下一個始祖鳥”。
顯然,在此之前,始祖鳥并不會就此成為安踏的“棄子”。如何修復品牌形象,挽回用戶信任,成了安踏的當務之急。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