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廣州首個低空飛行營地在廣州大學城啟動活動,將打造集應用展示、試飛測飛、檢驗驗證、人才培育、銷售交付、科普研學、調度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低空飛行綜合服務平臺。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一直以來,廣州低空經濟基礎扎實、潛力巨大,同時也面臨基礎支撐、規模化、商業化不足等行業共性問題,亟須打通從技術、產品到場景、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首個低空飛行營地落戶大學城,暗藏廣州布局低空經濟萬億產業的三大野心。
南都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低空飛行營地不僅將聯合國家級平臺,開展低空飛行器核心技術攻關、完善低空公共配套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還將開設低空應用場景超市,搭建低空產品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
強化原始創新
借助廣州大學城科研、人才優勢
開展低空飛行器核心技術攻關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然而,在技術層面仍存在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高能量密度航空電池等核心技術尚未突破等問題。
“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推進前瞻性技術攻關,從而保障飛行的安全與穩定。同時構建智能化設計平臺,加速產品迭代與優化。”低空智能飛行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助理盧鎮波認為,企業購置高性能低空飛行器測試設備的成本很高,可以利用高校的研發測試設備以及教授團隊的研發能力、學生的創造力,為關鍵技術攻關提供助力。
![]()
近期,廣州本土企業小鵬匯天獲中東地區600臺訂單,創飛行汽車海外最大訂購規模。圖為廣東匯天“陸地航母”飛行器X3-F。
今年4月,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獲教育部批復同意啟動建設,其中陸空一體化智能出行分中心(簡稱“國轉中心”)落戶在廣州大學城科技園。
“廣州大學城高校人才集聚,我們將借助這里的科研、人才優勢,建設產學研展用一體化的協同創新平臺。”廣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偉希表示,低空飛行營地將聯合國轉中心、廣東空天院兩大國家級平臺以及低空檢測頭部企業,為低空產品“飛得穩、測得準、認證快”提供支撐。
“中心希望聚焦多個學科交叉,開展集成創新,促進有組織的科研和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國轉中心執行主任戴青云補充道,要將機械制造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相結合,涉及數據、算力、技術管理等方方面面,單一的企業、高校很難獨立建起這一生態,且各自為政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我們把企業的需求匯總起來,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推動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對接。”她透露,國轉中心將與企業、高校合作,聚焦新型能源動力、智能網聯、低空飛行器三大領域,打造數據要素融合賦能服務平臺、低空飛行器測試平臺、智能網聯與低空經濟概念驗證中心等一系列公共轉化平臺,讓高校、企業的成果可以在此進行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并落地轉化。
建設配套設施
完善公共配套服務體系
推動低空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公共配套服務,是推動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轉化的基礎支撐。南都記者了解到,低空飛行營地現已完成小谷圍島內5處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將聯合高校建立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建立低空科技成果庫和轉化服務機制。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成果落地轉化。”戴青云表示,低空飛行營地將提供“基礎設施+示范場景”矩陣,幫助高校教授團隊的成果落地轉化。此外,中心還聚焦青年學子創業,引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XbotPark機器人基地發起人李澤湘“新工科”創新模式,建設共享工廠、眾創空間,讓學生在專家指導下真創業。
戴青云展開道,中心將根據產業需求培養工程博士。這些博士首先要對智能出行產業感興趣,其次要帶著創新創業的目的。中心可以提供經費、開放公共轉化平臺等資源,幫助他們邊學邊轉。“說不定等到博士畢業時,科研成果已經轉化成功了。”
![]()
廣工團隊飛盾 eVTOL。
![]()
震東ZD四軸八槳載人飛行器。
“低空飛行營地可以把原本分散的產業資源整合起來,不僅讓前沿的科研成果在此測試驗證、實訓,還推動科研成果形成產品、走向市場。” 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魯仁全透露,作為首批入駐國轉中心的高校,廣東工業大學即將在載人無人機方向實現300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
盧鎮波也表示,低空飛行營地不僅可以集聚低空經濟相關企業,還能夠提供測試服務,幫助企業在實際應用場景進行零部件、整機測試,應對復雜的風場環境、日曬雨淋,對企業是一個極大利好。
廣東震東智飛科技公司去年落戶國轉中心,看中的便是這里的人才、科研優勢。該公司總經理馬驍表示,低空飛行營地落戶后,將串聯起廣州大學城多個起降點,讓飛行器的測試場景更為豐富。
推進商業化應用
發布超百個低空應用場景
聯動上下游企業服務產品齊聚廣州
低空飛行器跨越陸空,不僅有技術攻關的困難,還要突破體制機制管理的難點,不斷探索低空經濟新模式新業態。
“目前,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安全技術標準仍不清晰,低空經濟發展可以從低風險的載貨開始。”盧鎮波認為,廣東民用消費級無人機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深圳有大疆、順豐等,廣州則擁有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廣汽高域等一批eVTOL整機制造企業,可以形成優勢互補,共同支撐產業的發展。
啟動當天,廣州大學城低空飛行營地發布全業態應用場景清單,涵蓋生產作業、文旅消費、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十大核心領域118個應用場景,同步發布珠江文旅、智能物流2條低空經濟規劃航線。
順豐廣佛區科技負責人林國強表示,廣州大學城全域低空物流樞紐規劃航線(順豐)將在飛行營地設立智能物流中轉樞紐,打造“前店后倉”的展示中心,現已啟動飛行營地核心區至廣東工業大學線路,后續有望實現廣州大學城12所高校全覆蓋。
![]()
順豐方舟40無人機進行飛行演示。
這不是番禺區在低空經濟發展應用場景中的首次突破。去年4月,番禺規劃17公里空中環島線路;今年年初,番禺在全市率先發布大灣區跨城低空快速出行網絡。
楊偉希透露,未來,低空飛行營地還將搭建低空產品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聯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備件供應鏈體系,服務產品聚廣州、廣州賣全球;構建低空文化傳播陣地,為市民朋友更好了解低空、走進低空、感受低空提供新的打卡地。
在廣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吳薩看來,廣州低空飛行營地既是全市低空技術和產品展示的示范平臺,又是場景、研發、體驗、應用等元素連接的融合平臺,還是帶動產業鏈企業集聚的聚合平臺。
他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強龍頭企業招引,夯實軟硬基礎設施,探索大灣區跨境飛行等新場景新業態,支持營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模式,加快打造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飛行營地集群。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王美蘇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