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藍鯨科技記者拍攝
10月15日訊(記者 翟智超 陳業)用漏勺接瀑布這個業內比喻形象地道出了高速信號測試的技術困境。在電子測量領域,捕獲瞬息即逝的電信號能力,一直是衡量科技實力的關鍵指標。
在美國對華實施60GHz以上示波器出口管制后,這一技術瓶頸對發展的制約更明顯。10月15日,在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上,成立僅兩年的萬里眼公司推出了帶寬達90GHz的超高速實時示波器,旨在突破這一技術封鎖。
示波器作為電子測量領域的基礎工具,其技術水準直接關系到半導體產業鏈的研發能力。長期以來,國內高端示波器市場主要依賴進口,產品帶寬普遍停留在20GHz以下,美國三家廠商占據壟斷地位。
萬里眼的入局為市場帶來新的變數。公開資料顯示,這家企業由深圳市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定位聚焦于受出口管制的高端測量儀器領域。據公司披露,其研發人員占比超過80%。
萬里眼最新發布的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采樣率高達每秒2000億次,存儲深度達到40億樣點。值得關注的是,據公司透露,該產品已通過華為、上海交大等客戶的測試驗證,并開始為受制裁的國內單位提供備選方案。
在高端儀器長期依賴進口的背景下,新入局者如何實現技術跨越?90GHz帶寬的背后,是單個產品的突破,還是整個產業鏈協同能力的體現?
以下是2025年灣芯展期間,萬里眼科技CEO劉桑及公司副總經理劉正寶與藍鯨科技等媒體的對話實錄,經編輯修改與調整:
提問:目前行業瓶頸在ADC領域,萬里眼是如何解決的?
劉桑:在示波器開發中,除關鍵器件外,先進基礎材料、制造工藝、系統集成能力,以及軟件算法、相關協議能力,都是高端電子測量儀器研發制造與服務的關鍵技術。我們認為,必須將這些技術做到領先水平,萬里眼的戰略使命才可能真正落地。無論是ADC、芯片、微組裝技術,還是本次提及的智能算法技術,都需要萬里眼與產業鏈伙伴持續投入。
提問:你們是如何實現高端示波器的突破?前端放大器的關鍵問題又如何突破?
劉桑:實時示波器是電子產業的基礎測量工具,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稱,應用廣泛,除半導體全鏈路外,還覆蓋IP開發、芯片設計、封裝測試、單板調試、系統及應用端。而談平臺創新,除自身創新外,也需感謝客戶。對于儀器公司而言,與客戶持續迭代創新、迭代應用至關重要。我們能在測試效率(尤其智能測試專用模型)上實現百倍級提升,核心是緊扣客戶痛點,理解測試場景、信號與機理唯有不斷迭代,創新才能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我認為,隨著中國電子產業鏈發展,高質量產品會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電子行業的發展與迭代,推動了產業鏈企業的技術儲備,這是創新的根本。至于您提到的關鍵器件及其他器件,需說明的是,近年來中國產業鏈對數字芯片、化合物半導體芯片投資迅猛,且化合物相關的模擬、射頻、光電芯片多不依賴先進制程中國一旦發力,其發展速度會帶來諸多驚喜。
提問:萬里眼如何實現技術創新與數據隱私合規之間平衡?在產品底層是否有相關設計?
劉桑:談萬里眼產品的應用場景,可舉兩個例子說明:一是聚焦示波器在各行業的應用,包括成熟用法它像心電圖測試,能診斷芯片、電路或系統,相關標準、測試方法及用例已完善。我們的價值在于挖掘新機會,比如服務器測試中,傳統多芯片、多路系統測試需斷電重啟,耗時且無價值,而我們通過創新設計改為輪流測試,讓機器不停、測試對象快速更迭,即便基于原有標準,也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二是經授權提及的案例:中國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一位老師,曾因需同步信號極佳的設備,在國內外都沒找到合適的,聯系我們,我們為其安排測試。這件事既讓我們解決了客戶難題,也發現了新機會。可見,應用痛點與創新機會,就藏在和客戶的交流里。
提問:萬里眼在高端測量儀器領域的核心聚焦方向是什么?有哪些相關計劃?如何看待市場發展速度,又有哪些長期布局與研發投入?
劉桑:我們主要關注高端測量儀器,尤其聚焦受西方國家管制的品類。目前三大領域中八大系列產品,或已受管制,或10年內將面臨管制,這是我們的核心判斷目標明確,優先解決卡脖子技術攻關。市場當前發展快慢并非短期考量重點,萬里眼需長期攻關,團隊80%以上為研發人員。隨著我們逐步理解客戶痛點,無論是受限客戶,還是在產業、基礎科學領域追求技術突破的客戶,自然會與我們形成良好合作。有實驗室老師曾提出,希望與我們建立類似西方公司與貝爾實驗室的合作關系,讓我們圍繞其領先技術提供解決方案。正如CEO演講中所說,萬里眼出現前,國內示波器帶寬基本在20G以下,高端市場主要被美國三家公司壟斷,存在技術依賴與品牌認知度問題。
提問:你們在國內市場如何推動購買或者認可?
劉正寶:我們也在思考如何短期解決卡脖子問題及方案能否獲得用戶認可,可從多維度分析:國內約1500家單位或企業被制裁,原則上無法購買美國產品,其他途徑的實際意義不便評價,我們會重點服務這類受限對象,提供優質服務并持續創造價值。除清單內企業,不少未上榜企業也涉及科研或高端制造,我們已成立市場團隊推動業務下沉,目前覆蓋東西南北四大區,未來將深入重點城市,做好貼身溝通、銷售與服務。中國多行業頭部企業走在世界前列,其應用場景少見且未被廣泛接觸,與客戶面對面連接是我們的優勢;本土企業快速迭代產品、響應需求的能力,相較國外友商也是突出優點。當前科技迭代快,用戶需能快速響應、有技術實力的儀器廠家共同成長,這也是他們會考慮我們的原因。
提問:之前主流示波器大多是十幾GHz的產品,而你們在短時間內就將其提升到90GHz,我想知道為什么是萬里眼做到?你們是怎么實現?最新的示波器產品有沒有意向訂單?客戶有哪些?訂單規模大概是什么情況?
劉桑:確定產品策略時,我們沒有太多選擇余地因為我們本為戰略而生,必須解決卡脖子問題,而萬里眼就是來做這件事的。目標確定后,技術路徑僅為戰術層面問題。客戶方面,如演講中提及:全系列產品已積累不少客戶,獲高校、產業研究機構及計量檢測機構認可,目前能穩定批量服務。展臺上的主機、電探頭、光探頭,已在行業頭部公司和高校完成穩定測試或試用,現可授權提及的客戶為華為與上海交大。
提問:當前AI視覺賽道競爭十分激烈,友商也多次提及性價比實際上,現在價格戰已經打得如火如荼。萬里眼會選擇如何參與這場價格戰?是通過極致的成本控制,還是選擇做高定價、高價值的特殊陣營?做出這種選擇的底氣在哪里?
劉正寶:大家覺得中國企業扎堆的領域,企業往往難盈利,這一現象值得關注。而高端電子測量儀器是小而美又專的高精特專領域,用戶多為學術、科研、企業圈頂級群體,對技術要求極高。且客戶需長期試用樣機才能確認產品合格,苛刻要求是關鍵特點。儀器是長期使用的高價值工具,客戶對其質量、精度要求高,選擇時格外慎重,這也是過去中國儀器廠家難發展的核心原因。我們的底氣源于對技術的專注:CEO劉桑是懂技術的網紅博士,團隊80%以上是研發人員,能深刻理解技術;同時我們搭建了客戶溝通橋梁,可提前把握需求。憑借技術實力與對客戶需求的理解、響應,我們不擔心價格戰,所在領域不會陷入低價亂戰。
提問:從智慧城市到如今的企業級服務,您認為我們在拓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我們在產品或商業模式上是否做出了一些轉變?
劉桑:您提到的智慧城市等新需求與測量儀器的結合,可通過我們未展開講的網絡測試儀器說明:傳統通用計算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等場景中,設備接入是否干擾網絡、流量傳輸是否損壞數據,是核心問題,而我們的儀器能針對不同速率的工業網絡、數據中心網絡、超高速網絡,驗證流量承載能力與協議兼容性,這正是網絡測試的價值。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新型下一代互聯網,在技術機理上可歸為兩類需求:一是物理世界的光信號、電信號、射頻微波信號問題,由我們電子領域、無線射頻微波領域的儀器解決;二是數字世界的流量、協議分析需求,這兩方面共同構成我們為客戶創造的核心價值。
提問:萬里眼圍繞戰略使命,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該問題的解決對中國產業界和科研學術界有何意義?
劉桑:圍繞戰略使命,我們需解決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卡脖子問題,唯有如此才能支持中國產業界、科研學術界發展。此次發布的90GHz赫茲超高速實時示波器,是過去團隊與產業鏈上下游、產學研用協同的成果;如今我們有能力服務更多客戶,故主動走出去建立連接、面向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與客戶密切溝通,加強產品迭代創新與應用,唯有這樣才能幫客戶提升競爭力、解決痛點,也讓自身產品更具競爭力與生命力。過去與客戶溝通中,我們看到科研領域基礎研究的活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機遇,以及6G、衛星通訊等領域的潛力,這是萬里眼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底氣,我們也將為產業鏈產學研用機構做好服務。
提問:目前咱們的融資背景和大體概況是怎樣的?是否有獨立的融資計劃?若有的話,對投資方的要求和門檻是什么?現在接觸過哪些投資方?
劉桑:關于上一輪融資情況,網上已有公開信息,無需我過多解釋。我們的核心觀點,且是長期聚焦在高端電子測量儀器領域這個領域無疑極其重要,且需要長期投入的長跑過程。所以作為公司經營管理團隊的負責人,我相信我們的股東會做出妥善安排。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