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了AI之后,網友手搓電視劇的熱情,那是一刻沒有消停過。
前腳剛看到《甄嬛傳》里“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的名場面,被魔改成了“臣妾要告發大胖橘私通”。
后腳就又刷到了《狂飆》里的高啟強,大聲喊著《無間道》里“三年之后又三年”的經典臺詞。
還有漢尼拔抱著個頭骨問你,到底是要先洗澡,還是先被他享受。。。
那情緒、那口型,要不是差評君閱片無數,差點就信了。
咱不得不承認,現在的AI視頻是越來越難辨真假了。
前陣子Sora 2的發布,讓圈子再次瘋狂,從整個行業趨勢來看,大家越來越注重視頻的音畫同出能力,以及更完整的敘事體驗。
這不,就在兩天前,Gaga AI 搓了個視頻模型 GAGA-1,不卷通用視頻,而是另辟蹊徑,做出了號稱是全球首個專注人物對話的影視級音畫同出模型。

像開頭那幾個視頻,就出自GAGA-1之手。
別看Gaga AI這個名字陌生,團隊的技術底子可不薄,之前開源過全球首個自回歸架構視頻模型。
隔壁知危還寫過一篇長文,專門介紹過他們。

不過除了 Gaga AI 之外,現在能搞定音畫同出的,一只手都數得過來,不外乎就是 Sora 2、Veo 3 等巨頭出品的了。
所以差評君也好奇,這個團隊搓出來的GAGA-1到底有多神?
正好GAGA-1現在已經免邀請碼全量上線了,我們也去測評了一波,先說結論吧:
在讓“ AI演戲 ”這條細分賽道上,它的表現,還真不輸Sora 2。
打開Gaga AI 的官網,一個prompt輸入框就這么懟臉上了。

只需要上傳一張人物圖片,或者直接讓AI生成一張圖片,再輸入你想要呈現出現的效果,就可以生成一段10s的視頻,最高畫質720p,目前暫時只支持16:9的格式。
官方說是10s的視頻生成時間不超過5分鐘,但根據差評君的實際測評,基本上不到2分鐘就結束了。
咱們還是先拿《甄嬛傳》練練手,借用那句經典的二創臺詞“窩囊只是我的偽裝,娘娘我愛過一雙”,讓溫太醫也裝上一回。
結果好家伙,Gaga AI還真給他加上戲了,看看這三分挑釁、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的得意表情,大胖橘的棺材板兒都快壓不住了。
溫太醫那張忠厚老實的臉,硬是扛住了反人設臺詞的沖擊,全程臉沒崩,嘴皮子利索得跟原裝似的,每個字都對上了。
感覺有了AI以后,《甄嬛傳》兌點水還能再看50年。。。
但話又說回來,光念兩句臺詞,就吹GAGA-1牛逼,那就有點硬吹了。畢竟,人家打的可是“影視級音畫同出模型”的招牌。
劃重點,影視級,這玩意兒可不是簡單對口型就完事兒了。真正的影帝影后,眼神、情緒,甚至是臉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演戲,細節多到變態。
所以咱們也得給Gaga AI上點強度。
《喜劇之王》應該不少差友都看過吧?里面有一段試戲的劇情,星爺一個人演出了好幾種緊張。

咱們今天也致敬一下經典,用同一張圖片,讓它演繹幾種不同的情緒。
首先是興奮、難以置信,配上“我成功了!我真的穿越回國慶前一天了”的臺詞。
視頻里的這哥們頭都激動得晃起來了,從難壓的嘴角再到控制不住的眼角皺紋,整張臉都在用力表達“臥槽,真的假的?!”
你就說情緒夠不夠飽滿吧,特別是眼神里透出來的光,不像演的,感覺是真穿越回去了。
再來演繹一個,從高興到失望、難過的情緒變化。
情緒過渡得稍微遲緩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差評君的提示詞太收斂了,沒有想象中那種瞬間垮著個臉的情緒切換。
但也不得不說,Gaga AI讓這哥們演出了一種實在沒招了的命苦感。
而且臺詞功底上,也不是死板地照著稿子念,情緒和面部表情的變化,都是在理解臺詞的基礎上進行的。
測到這里,大伙兒心里估計也有數了,Gaga AI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對口型工具。雖然細節上多多少少還有瑕疵,但就剛才那段從狂喜到無奈的演繹,情緒、眼神,甚至是語氣,說一句“影視級”,應該不過分吧?
另外,差評君還發現Gaga AI演對手戲也是一絕。
就拿《無間道》里經典的天臺對峙那一段,咱們來惡搞一波。
生成的視頻里,劉建明和陳永仁頂著兩張嚴肅的臉,聊著偷吃炸雞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詼諧感拉滿了。
還有《綠皮書》的這個場景,對話的時候,還給沒說話的一方加上了不易察覺的視線移動。
就是吧,搭在肩上的手沒被識別到,動作上算是小小翻車了一下。
這還沒完,Gaga AI是支持多語種的。我們把《三國演義》里諸葛亮那句出圈的“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換成了英文版。
情緒到位、口型全對,就是唐國強老師這套服化道,配上一股莎翁戲劇腔,硬是演出了一種《哈利波特》的感覺。。。
說來就來,看看把《你的名字》的日語臺詞,跟哈利的臉結合到一起,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臺詞一加上,好像還真有點日系憂郁男主那味兒了。
測試下來,差評君覺著Gaga AI在音畫同出、理解并演繹復雜情緒,還有處理多角色互動上,確實有兩把刷子。
在深度測評之后,我們這次也有些小發現和使用技巧,或許可以給大伙兒做個參考:
1.相比全身照,用胸部往上的半身照片測試效果往往更好。
2.時間文字較少的話,建議生成5s視頻,能減少聲音和畫面崩壞的概率。
3.情緒切換和人物動作,最好是在寫prompt的時候表達清楚。
4.相比其他風格,寫實風格的人像輸出效果更穩定。
總的來說,Gaga AI的出現,也讓我們看到AI視頻正在從單純生成畫面,慢慢過渡到塑造人物表演的船新版本。
相比于生成華麗、空洞的默片,大家更注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個好故事的完成度。
AI視頻往這個方向進化的同時,雖說也帶來了一些爭議,比如AI演員會不會替代人類演員之類的討論。

但老實說,現階段的視頻生成技術要想講好一個故事,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東西要學,就比如潛臺詞的理解、表演的節奏,甚至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停頓和眼神。
這些東西,并不是單純堆算力就能堆出來的,需要有專門的模型去針對性學習和優化。
而這或許就是Gaga AI這類應用出現的意義,說不定,未來AI 視頻的“iPhone 時刻”,就會由這些小而精的工具共同引爆。
最后再給大伙兒省點事兒,Gaga AI的網址放這了,感興趣可以試一試:https://gaga.art
圖片、資料來源:Gaga AI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