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9月1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了解到,減災所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四川雅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廣綿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制的無人機部署的“減災-1”臨災監測預警站正式啟用。據悉,該成果是在四川省政府防災減災救災揭榜掛帥項目支持下取得的,其臨災監測站的預警信息融入了大陸多災種預警網,助力提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多災種監測預警能力。
![]()
記者了解到,該臨災監測站部署在雅安漢源。部署“減災-1”臨災監測預警站時,通過無人機攜帶至指定地點降落。“降落地點需是方圓10米沒有樹木覆蓋的區域。其次,地面需平坦,從而確定地震儀、攝像頭、風力傳感器和雨量計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介紹,“減災-1”臨災監測預警站進入工作狀態后,通過人工智能自動分析風力、雨水等多類傳感器的實時監測數據,最終獲得具有高可靠性的山洪泥石流、滑坡預警信息,并利用衛星傳遞臨災預警信息到預警中心,或直接聯動預警“大喇叭”,直接通知周邊民眾緊急避險。
王暾介紹,在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中,山洪、泥石流的形成區多位于無人區或人煙稀少區域,加之受到交通、通訊和維護條件的受限,實現臨災監測預警有較大難度。若臨災監測預警站能夠通過無人機部署,則可顯著降低預警站在無人區的建設難度,提升預警能力。同時,對這些區域加強臨災監測預警,也可起到保障電網安全和交通安全的作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吳怡霏 供圖 受訪單位 責任編輯 羅皓 編輯 王鐘婧玥 審核 曹宇陽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