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官方
9月17日訊(記者 朱俊熹)"今天我們花蠻多時間做元寶的迭代,打開了很多新機會,原來可能騰訊在這個領域并沒有非常明顯的投入。"9月16日,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CEO湯道生在接受藍鯨科技等媒體群訪時表示。他提到,騰訊希望元寶能作為C端產品的重要智能化載體,持續跟更多不同產品做聯動。
CSIG整合了騰訊在云計算、AI等方面的技術能力,主要服務于企業級客戶。湯道生從2018年開始領導CSIG,同時也是騰訊總辦的一員,被視為推動騰訊AI戰略的核心人物之一。今年年初,騰訊元寶、ima等C端AI應用也相繼并入CSIG。湯道生稱通過這一組織變革,能夠將C端和B端打通,共享需求和能力,從而增強兩邊產品的競爭力。
在當日舉辦的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湯道生介紹道,元寶上線一年多已成為國內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應用。今年,騰訊還將元寶和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10多個應用打通,比如在公眾號和視頻號的評論區,用戶現在可以直接@元寶,讓它總結內容或詢問知識。
"當前的形態可能是中間態,未來會看到微信上跟元寶的融合形態不斷發展變化。"湯道生表示。據他透露,在一個包括眾多騰訊高管在內的群聊里,大家會經常討論在微信中呈現元寶的不同場景。部分功能在小范圍灰度測試后,可能會在未來的微信內保留,也有一些因效果不理想而停留在打磨階段。
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曾多次提及,希望為微信打造AI智能體。與其他通用型智能體相比,微信生態內的智能體可以連接社交、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等獨特組件,獲取各種信息及整合交易能力,這也將成為極具差異化的產品優勢。
但市場同樣關注的是,如果微信及騰訊其他產品進一步加深與AI的結合,向十數億用戶提供AI能力,必將會帶來巨大的算力消耗。對此湯道生表示,騰訊云在國內一直都有較大的基礎設施投入,會隨著用戶對某些功能的使用、規模的增長,來做合適的資源布局。除了持續大力地投入AI外,也會思考如何更有效率、以最優的成本來服務用戶。
"海外我們剛好趕上大建設的階段,今年、明年都會在多個國家、多個區域建設新的可用區。"湯道生稱。今年2月,騰訊云宣布在沙特投資1.5億美元,建設首個中東數據中心。此后又在日本大阪新建第三個可用區,并設立區域辦公室。
談及騰訊云的出海業務,湯道生認為優勢在于找到騰訊擅長的差異化場景,包括游戲、音視頻、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生態技術方案等。他將近幾年來騰訊云的發展形容為"減脂增肌"的過程,持續減少集成項目、轉售第三方產品等低質且不可持續的收入,并將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自研產品的打磨上,包括云底座、數據庫、大數據平臺等。
騰訊云尚未在財報中公布具體營收情況,相關業績被計入"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板塊。二季度財報顯示,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555億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8%升至52%。騰訊將企業服務收入的增長歸功于企業客戶對AI相關服務的需求增加,包括GPU租賃和API token使用,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
另據市場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2024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中,騰訊云以19.2%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三,排在百度智能云、阿里云之后,領先于華為云。
模型層面,騰訊云采用的是"自研+開源"的策略。旗下產品不僅基于騰訊自研的混元系列大模型,也接入了DeepSeek的開源模型。湯道生對藍鯨科技表示,在實際應用中,兩類模型的占比會根據不同場景動態調整,很難用單一比例來衡量。比如在3D內容生產或一些生圖、生視頻的場景中,目前只有混元可以支持,DeepSeek等開源模型并未涉獵。"企業客戶的選擇標準更多是基于需求,并不是模型越大越好。"
在活動當日,騰訊正式發布混元3D 3.0模型,強調建模精度、人物、復雜細節等生成效果均較上一版大幅提升。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騰訊混元3D系列模型的小版本迭代頻率較高,在騰訊內部給予了較高重視,已與游戲業務達成合作。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