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貝的預制菜之爭爆發以來,羅永浩12號直播主動釋放緩和信號,大意是“這事可以翻篇,沒必要死磕”。這臺階,看起來是遞出來了。

然而!賈總沒接! 更勁爆的是,賈總在一個內部或半公開的群里發飆了(截圖被爆出),直接指控老羅的行為是“黑社會做派”!這把火不僅沒滅,還直接澆了桶油。老羅一看也氣的不行,臺階既然不要,那就“戰斗到底”吧。

更要命的是,西貝品牌管理早就“空心化”了!
當賈總在前線沖鋒陷陣時,很多人納悶:西貝的品牌公關呢?答案扎心了:那位跟隨西貝整整20年、從基層做到集團品牌總監的關鍵人物,半年前(2025年3月)就已經離職了!公開 簡歷顯示她至今仍在找工作,簡歷里還強調自己“20年陪伴西貝品牌發展”,“建立有效顧客反饋機制讓決策者聽到真實聲音”,“立足顧客、市場不敗”。這對比當下的混亂局面,諷刺值拉滿。
值得一提的是 ,作為服務西貝十多年的核心營銷咨詢公司,華與華(就是機場廣告牌上那哥倆的公司))此刻的態度就是堅持“沒有公關危機”。這很符合他們“效果至上、頭鐵硬剛”的一貫風格。畢竟他們是“超級符號”(如“I ? 莜”)和“洗腦口號”(如“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締造者,信奉“美是無用的,一切以目的出發”。雖然“道道都好吃”如今被老羅點了一排雷成了笑話,但華與華顯然認為按既定路線走就行。

所以,這場戲現在是什么局面?
1. 核心矛盾升級: 從“菜品吐槽” → “商譽侵權”口水戰 → 老板親自下場指控對方“黑社會”。法律風險和社會觀感風險陡增。
2. 內部管理真空: 品牌公關一號位空缺半年,關鍵溝通和危機應對機制疑似失靈。賈總成了“光桿司令”。
3. 外腦策略固化: 合作多年的華與華選擇“冷處理”,其“沒有危機”的判斷與現實洶涌輿情形成反差。
4. 消費者認知割裂: “預制菜”定義之爭(賈總堅稱非預制,國標與消費者認知有差)已被更嚴重的“老板言論失控”和“品牌管理缺失”蓋過風頭。

這場鬧劇早已超越“好吃與否”的范疇,演變成一場由創始人沖動決策、關鍵職能缺位、外部策略僵化共同導致的品牌信任崩塌危機。 賈總的“頭鐵”和場外軍師華與華的“淡定”,在消費者眼中,恐怕正成為西貝品牌形象新的“負資產”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