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的春晚”又一次遭受冷遇。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熬夜看蘋果2025年秋季新品發布會的人越來越少,而在朋友圈中也越來越少看到用戶討論與“iPhone 17”相關的內容,甚至包括一些科技媒體/自媒體也都沒有發布iPhone 17相關更新。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蘋果公司這次發布的iPhone 17沒戲了?顯然不是。對于媒體而言,他們也漸漸習慣了“等消息”的套路,與其熬夜拼身體跟iPhone 17發布會,不如等其他媒體的“一文看懂iPhone 17XXX”、“一文讀懂蘋果發布會XXX”、“蘋果發布會匯總XXX”等內容,第二天再根據相關消息做個匯總稿/分析稿即可,新聞的信息差在這里基本上沒用。
對于用戶來說,一方面,蘋果新手機的神秘感早就被透露個底朝天,很難會有“超歷史”級別的大創新出現;另一方面,用戶并非媒體從業者,反正改天看消息,也不會錯過什么,該買還是買,不買也不會因為熬夜看了發布會就沖一把。
用戶端的影響也會從側面影響媒體/自媒體的跟進,以前跟蘋果新機發布會,流量可能是百萬級別乃至千萬級別,但現在看的人少了,或者說用戶也不怎么關心,所以,再去瘋狂跟發布會,好像意義也不大,流量收益與付出不對等。
用戶懶了,媒體也懶了。
蘋果此次推出了4款新手機: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配置方面:
處理器:iPhone 17搭載了A19芯片(6核CPU+5核GPU),iPhone 17 Air/Pro/Pro Max搭載了A19 Pro芯片(6核CPU+6核GPU,Air為5核GPU)
內存:標準版8GB RAM,Pro系列12GB RAM;儲存空間再次擴容,起始儲存空間位256GB,最高支持2TB。
屏幕:全系120Hz自適應刷新率,標準版和Pro機型屏幕尺寸為6.3寸,Pro Max機型屏幕尺寸為6.9寸,??Air機型屏幕尺寸為6.5寸,全系采用超視網膜XDR屏,峰值亮度3000尼特。其中,??Air機型厚度僅5.6mm。
拍照:標準版后置雙攝(4800萬像素主攝+4800萬像素超廣角),Air機型后置單攝(4800萬像素二攝一體),Pro機型后置三攝(4800萬像素融合式主攝+4800萬像素融合式超廣角+4800萬像素融合式長焦)。
電池容量:標準版3692mAh,Pro Max達4823mAh,Pro Max視頻播放最長可達37小時;支持40W有線快充及Qi 2.2無線充電,??Air機型電池縮水至3149mAh。
從硬件方面來看,iPhone 17系列的口碑依然呈現“冰火兩重天”局面,對于不喜歡的用戶來說,蘋果依然在“擠牙膏”,iPhone 17看起來也沒什么特別突出、特別牛的東西,iPhone 17的外觀一如既往地丑,iPhone 17依然在割韭菜,頂配版竟然要賣到17999元。

對于喜歡的用戶來說,他們看到了iPhone 17的亮點:
1.擁有超薄的iPhone Air。
2.儲存空間變成256GB起步。
3.屏幕刷新率終于也達到了120Hz。
4.iPhone 17也變成了A19處理器,而是跟以往一樣,入門款采用上代機型的處理器。
5.iPhone 17 Pro材質從之前的鈦合金,替換成了鋁合金。
6.新增橙色。
那么,外界對iPhone 17各種各樣的評價,會不會影響iPhone 17的銷量呢?或者說今年iPhone 17的銷量會如何?這次誰來打敗蘋果的iPhone 17?我的判斷是:銷量肯定比前面幾代機型強。
第一,“平庸”里的“王者”。如果讓大家回憶蘋果歷代口碑好、用戶喜歡的iPhone機型,那么,肯定是iPhone 6、iPhone X兩代經典機型,前者在指紋識別方面做出了普及,后者則帶動了人臉識別,至于后來的機型,很難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外觀年年都一樣。
從iPhone 13系列之后,iPhone 14、iPhone 15、iPhone 16都被打上了“平庸”的烙印,實際上這一代iPhone 17身上,也有用戶認為它是“平庸”的。
但iPhone的問題在于,它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它自己,即iPhone只要超越它以往的機型即可。很顯然,這代iPhone 17要比iPhone 14、iPhone 15、iPhone 16突出很多,與這三代機型相比,iPhone 17就是“平庸”里的“王者”,只要它比老款機型強,那么,換新機的人就不會少。
第二,“朋友們知道我換新手機了”。為什么iPhone 14、iPhone 15、iPhone 16這三代機型都讓果粉們失去換新機的沖動?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朋友們不知道我換新手機了”,外觀一樣,讓其他人很難分辨出iPhone的機型,這就意味著iPhone失去了某種程度上的“社交貨幣”資格,一款產品要想火,就得讓人們在社交場合談到它,當它成為社交中心的時候,產品想不火都難。
iPhone 17系列在外觀上有兩點不同,一是超薄款iPhone Air,僅5.6mm厚度,而且還是后置單攝,這兩個組合很容易一眼看出它的特殊性,其他手機都后置四攝,蘋果卻在這兒搞出了一個“返祖式”的后置單攝,而且機身還超薄,不得不說的是,還得是蘋果會玩。

可能有用戶認為,iPhone Air的配置如此“尬”,拍照不會很差嗎?手機薄,電池續航也不行。但是,對于真正喜歡它的用戶來說,它們并不在乎這些,好看和特殊性就行了,顏值即正義。
第二個外觀上的“特殊性”是橙色,可能不少國內的用戶都無法接受這個顏色,以往手機廠商也會推出綠色、紫色等看起來就很美的顏色,但橙色卻很罕見。喜不喜歡不重要,這個顏色顯然夠“扎眼”,這也是一種特殊性,有些用戶并不在乎這個,反而會認為突出,但凡換個品牌,用戶可能都會吐槽這個顏色,但橙色iPhone也起到了“朋友們知道我換新手機”的作用。
第三,iPhone的老用戶夠多。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會議上提到,自2007年推出以來,蘋果已累計出貨30億部 iPhone。他還提到,中國的 iPhone 用戶數量達到歷史新高 。
哪怕是iPhone,現在要想再創當年iPhone 6、iPhone X瘋狂排隊搶購的盛況都很難,它已經做不出這種超級爆款。
iPhone 17擁有的優勢之一,就是iPhone老用戶足夠多,過去不想換新iPhone 14、iPhone 15、iPhone 16,現在面對iPhone 17系列,可能很難坐得住,其中的一個因素就是,老iPhone不行了,電池續航不行、屏幕破損、手機卡頓、內存滿等因素,都會加速推動用戶換新iPhone 17。
以往,我們能看到華為的P系列、Mate系列,一加、小米、榮耀、vivo、OPPO等廠旗艦機來與新iPhone競爭,這次又會有誰來當蘋果iPhone 17的競爭對手呢?如果沒人能擋住iPhone 17,那么,在高端市場,iPhone 17的優勢將比往年更加明顯。
注意,這里提到的競爭對手,是產品層面的競對,而不是手機廠商在營銷宣傳的PPT上喊出的口號,產品才是真正的競爭力,為什么過去幾年國產手機廠商能超iPhone,這里面與自身產品夠強有非常大的關聯。手機廠商過度營銷的后果是,用戶信任度降低,你產品吹得天花亂墜,但用起來各種各樣的問題,真的除了價格對標iPhone,其它啥也不行。現在的用戶也聰明了,不看營銷PPT,看產品和口碑。
蘋果公司這次“加量不加價”的策略真是玩得溜,同樣的價錢,儲存空間變成256GB起步,對于想要買新iPhone的用戶來說,還是蠻有吸引力的。
當然,iPhone 17的銷量要想超級火爆,也是不可能,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早就不是當年iPhone 6、iPhone X那個時代了,最終也要看用戶舍不舍得買。
究竟是“換了新手機又能怎?不買省錢”心理贏了,還是“早買早享受”心理會贏呢?換做你,會怎么選?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