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星芒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隨著2024年被廣泛視為“低空經濟元年”,低空飛行這一新興產業在202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預計突破萬億元大關。
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飛行設備日益普及,航拍、巡檢、測繪、應急消防、緊急送藥、快遞送餐等低空應用場景層出不窮,低空經濟發展呈現蓬勃態勢。
然而,產業的快速擴張對底層數字基礎設施的需求日益迫切。如同地面交通依賴成熟的基礎設施——人們借此規劃路線,管理部門依托交通大數據疏導擁堵,物流、外賣、打車等行業企業基于此開發創新服務——低空經濟同樣亟須一個適配真實世界的“數字底座”。
近日,深圳市龍崗區與高德地圖攜手打造的“空中高德”項目正式落地龍崗,旨在構建空地一體的時空數字底座,通過產業平臺匯聚空域、數據、應用等多方資源,面向多方提供智能化、一體化服務,賦能低空場景的科技創新與商業化落地,形成可持續的運營閉環。
這一項目的起航,不僅為破解低空經濟發展瓶頸提供了方案,更預示著立體交通時代的加速到來。
1、萬億級新興產業亟須一個“數字底座”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重要性持續提升。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報告再次強調,要推動其安全與健康并行發展。政策紅利的釋放,為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約20個省份明確將低空經濟列為重點發展方向。深圳、廣州、成都、蘇州、珠海等城市更是將其寫入地級市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先行者,深圳自2022年起相繼出臺《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和《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并于去年出臺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政策驅動下,市場活力隨之迸發。目前國內現存低空經濟相關企業8.24萬家,其中2025年一季度已注冊低空經濟相關企業593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224%。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然而,產業的蓬勃發展仍然面臨基礎設施的關鍵瓶頸,可以概括為三大挑戰:
其一是空域管理效率偏低。目前空域管理的模式是“靜態規劃,逐級審批”,難免存在審批難、審批慢的情況,難以滿足未來的動態化、高頻次飛行需求;
其二是低空飛行安全風險突出。無人機、eVTOL 等飛行設備類型多樣,且飛行密度、頻次持續增加,如何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成為難題;
其三是商業閉環尚未跑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尚缺乏可復制、可盈利的運營場景,制約產業規模化發展。
總結下來,低空經濟需破解“飛起來、保安全、可運營”的核心命題,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缺乏一個空地一體的時空數字底座。
2、構建全域時空數字底座
“空中高德”項目的出發點,正是為低空經濟打造一個“時空數字底座”。
“空中高德”的核心包括數字底座、低空保障、低空服務、空域管控等模塊,可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全方位的數據依據、技術支撐、安全助力、管理工具和業務運營服務。
“形象地說,龍崗區‘空中高德’項目包羅了龍崗區地面交通、低空空域、飛行線路等全域立體交通信息。”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表示。基于這個平臺,安全巡檢、低空物流、應急消防、觀光旅游等多種場景、多種業態、多個主體的飛行器將來可以在龍崗的低空中并行不悖、各司其職,實現融合飛行。
圖 / 高德地圖副總裁 董振寧
“空中高德”項目具體能為行業帶來哪些變革?
項目運營方——龍崗區產服集團轄屬深圳市灣東低空產業促進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娜將其總結為三大核心服務模式:“航線規劃一鍵式”“場景匹配一站式”“基礎服務一體式”。
第一項,通過“飛服中心”,為企業航線規劃等提供智能輔助,幫助企業“批得更快”。舉例來說,企業在線填報資料時,系統能實時彈窗提示潛在問題,如申請的航線涉及管制區或飛行高度超限等。這有效降低了填報難度,能顯著提高審批成功率。
第二項,通過“運營中心”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幫助企業“飛得更多”。“運營中心”就像一個低空淘寶,有需求的采購方,可以在平臺上注冊一個買家賬號,在平臺上貨比三家再下單;而有實力的飛行服務商也可以注冊一個商家賬號,在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力,并且找到更多的場景訂單。
第三項,通過“能力中心”降低研發成本,幫助企業“飛得更好”。“能力中心”相當于一個眾創平臺,已經具備基礎的必要的功能,企業無需再自建平臺,在上面即可按照自身的業務需求免費做二次開發,滿足其個性化的業務需求。
可以看出,“空中高德”試圖通過構建基礎能力、產業聯盟和運營創新,進而為用戶提供系統化、全方位的低空運營服務。
3、技術與生態的雙重積淀
構建一張數據準確、實時更新的地圖,并不容易,不管是谷歌地圖,還是高德地圖,每一家主流地圖品牌都耕耘了至少一二十年以上;而要構建一個嶄新的時空數字底座,自然更不容易,在技術、數據、用戶規模、行業生態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難度。
深圳市龍崗區此次選擇與高德地圖合作,正是看中其過去20年的深厚積累。
圖 / 高德地圖董事長 劉振飛
技術層面,高德已摒棄傳統人工測繪與手工建模,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構建一套全新的數字化低空基礎設施。“依托充足的算力支撐,我們能夠以航拍圖像為輸入,通過算法平臺實現AI自動轉換二維圖像至空間模型,工程化技術已非常成熟。”董振寧介紹。
據了解,“空中高德” 通過引入隱式空間建模與AI深度學習技術,打造全自動、高質量的時空重建平臺,可顯著降低數據生產成本,并實現全域數據天級更新。
不僅如此,龍崗區“空中高德”項目還可以深度融合高德的POI(地址興趣點)、AOI、客流、車流、綠地、水系、道路等豐富數據,集成5GA、ADS-B、RID等通導監設施設備數據,以及氣象、飛行感知等動態信息,并融合起降點、航路、空域等飛行業務數據,匯聚超過30類、100余項多源異構數據,構建起空地一體的時空數字底座。
更難得的是,龍崗區“空中高德”項目還探索了聚合服務模式,與行業生態共謀發展。“空中高德”通過基礎設施降低產業成本、提升審批效率,并依托聚合模式與分賬機制,讓產業鏈各環節獲得合理收益,破解商業閉環缺失的痛點。
比如,低空物流、城市巡檢、飛行航拍等場景在供需兩端都有很大的需求,“我們在設計之初,就是一套開放的生態,盡可能讓更多的企業都參與進來,每個產業環節都能夠分到應得的收益,建立一個繁榮的生態體系。”“空中高德”總架構師劉曉捷表示。
4、寫在最后
從地面交通到低空經濟,“空中高德”的啟航不僅為萬億級新興產業裝上“時空數字底座”,更標志著立體交通時代的加速到來。數字底座的完善,將助力低空經濟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化發展,為城市治理、產業升級、民生服務注入全新動能。
*文中題圖來自:AI生成。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