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在各外賣平臺掀起的新一輪行業大戰中,成都餐飲市場迎來新一輪洗牌。面對平臺巨額補貼帶來的流量沖擊,本地老牌餐飲品牌如何守住傳統優勢、借力新渠道突破?8月5日,記者走訪了有三十年歷史的川菜代表紅杏酒家。
“外賣平臺消費券力度加大后,對我們紅杏這樣的品質川菜老字號,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紅杏酒家相關負責人黃靖宇向記者透露,這輪外賣平臺激戰,讓品牌外賣訂單量環比增長約50%,外賣收入占到了大多數門店大廳堂食營收的三分之一(不包括包間和宴席),這一數據在傳統堂食淡季尤為顯著。外賣渠道的拓展,讓品牌觸達了更廣泛的消費群體——近期無暇到店的老顧客,以及追求品質快餐的新客群。
“過去,消費者可能因為時間、距離等因素放棄到店消費,外賣平臺解決了這一痛點。”黃靖宇表示,門店外賣訂單中,回鍋肉等經典菜品成為外賣“爆款”,單日最高訂單量屢屢突破,遠超預期。
利潤增長背后
成本攤薄與精細化運營
在外賣訂單量暴增同時,紅杏酒家整體營收與利潤表現亦交出不錯的成績單。記者了解到,紅杏門店經營面積普遍為數千平方米,員工規模達百人以上,房租與人力成本占比較高。外賣業務爆發式增長有效攤薄了固定成本——通過靈活調配后廚產能,同一團隊既能保障堂食品質,又能高效處理外賣訂單,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我們并非盲目追求訂單量,而是通過精細化運營確保利潤率健康。黃靖宇坦言,紅杏建立了外賣專屬的生產流程:例如,將人手排班集中在周末時段,供應鏈專線確保周末優質食材穩定供應,優化打包設計保證菜品風味和溫度,以及利用補貼帶來的流量高峰,在包裝內放入宣傳新菜的餐墊,實現線上線下相互導流。目前外賣業務對門店整體盈利貢獻顯著。
![]()
市場競爭加劇
老牌餐飲的“品質突圍”
隨著上線外賣的商家數量翻倍增長,外賣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品質川菜的價格普遍較高,面對新商家涌入帶來的價格競爭,紅杏酒家沒有選擇盲目降價,而是聚焦“不做預制菜”的核心優勢,通過精選經典菜品參與補貼、優化服務體驗實現差異化突圍。
“消費者愿意為值得信賴的品質買單。”黃靖宇表示,紅杏將消費券視為獲取新客的契機,而非利潤壓縮的負擔,事實上補貼由平臺和商家在共同承擔。為了留住更多外賣消費者,紅杏酒家借助淘寶閃購、餓了么平臺后臺大數據,了解到了進入外賣門店沒有下單的客戶他們的偏好,針對性進行菜品研發,以及推出了適合外賣的小份菜。
![]()
紅杏酒家的突圍經驗,為成都乃至全國老牌餐飲開辟了一條數字化時代的轉型路徑。隨著淘寶閃購等平臺的崛起,外賣行業在激烈競爭中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補貼大戰看似是短期流量爭奪,實則是品牌數字化能力的長期較量。在這場轉型浪潮中,老牌餐飲正以“品質+智慧”的雙輪驅動,從“被動應戰”轉向“主動引領”,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未來展望
紅利期能否持續?
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正式啟動500億元消費券計劃,將在未來12個月內直接補貼消費者和商家。7月28日,淘寶閃購和餓了么聯合宣布,連續兩個周末日訂單超過9000萬(不含0元購及自提)。此前的7月14日,淘寶閃購已宣布日訂單峰值連續兩周超8000萬。這個夏天,社會消費熱情被持續點燃,同步激活了城市多類型商家的夜間經營活力。數據顯示,7月以來的周末,超過64萬家門店的夜訂單環比增長超過100%。
![]()
隨著補貼逐漸常態化,餐飲商家們也在著手布局長遠發展。紅杏從商家角度分享了未來外賣市場發展的幾個關鍵趨勢:第一,品質化與品牌化主導: 低價無序競爭將逐步讓位于以品質、品牌、服務為核心的健康競爭。第二,差異化競爭加劇,商家需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第三全渠道與數字化深度融合,未來 堂食、外賣、自提、零售化的邊界會模糊,需要構建更完整的全渠道體系,利用數字化工具打通線上線下,提供一致性的品牌體驗和個性化的服務。“外賣市場遠未飽和,但競爭將進入更高質量、更精細化的新階段。”黃靖宇提到。
中國烹飪協會服務委副主席王春平表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集聚。平臺通過消費券等形式加碼投入,不僅調動了消費者的消費積極性,還讓消費者對餐飲等剛性需求的消費頻次增加,對餐飲商家在經濟筑底期間的收入增長起到了非常有利的幫助。
在成都的煙火氣中,老牌餐飲承載著城市的味覺記憶。當良性競爭的外賣市場機遇襲來,這些曾以“慢工細活”著稱的老店,正以創新思維書寫新的生存法則。業內人士指出,只要守住品質內核、善用平臺工具、精準鏈接消費者,傳統餐飲完全能在新賽道中跑出加速度。這場外賣大戰,或許將成為成都餐飲行業迭代升級的重要轉折點。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