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光子計數能譜CT近日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醫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以下簡稱瑞金醫院),開啟臨床測試和臨床醫學研究。這也是“十四五”科技部“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 “光子計數能譜CT研發”項目取得的重大進展。
8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這一設備的研發企業聯影醫療獲悉上述消息。
何為光子計數能譜CT?傳統CT通過閃爍體探測器首先把X射線轉化成可見光,然后利用光電二極管把可見光轉化成電子信號進行間接探測,由于探測器響應速度慢和信噪比低,丟失了單個X射線的能量信息,因此拍出的片子相當于“黑白照片”,無法實現精準的彩色成像。而光子計數能譜CT利用半導體探測器實現直接光電轉換,能夠精準識別每個X光子的能量信息,可實現人體組織中碘、鈣、水、軟組織等基礎物質成分的多能譜成像,相當于直接拍出更清晰的人體“彩色照片”,為醫生提供更直觀精準的診斷信息。
![]()
光子計數能譜CT心臟成像。本文圖片均為 聯影醫療供圖
可以說,光子計數能譜CT是醫學影像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革新,此前,全球范圍內僅有兩家外資企業成功實現了光子計數能譜CT的商業化。
聯影醫療計算機斷層掃描事業部總裁杜巖峰介紹,聯影光子計數能譜CT能實現超高分辨率成像,呈現更細微病變結構。同時還實現了大幅降低輻射劑量,降低率可達60%到70%,甚至在某些組織器官可降低80%到90%,讓患者CT掃描更安全。
![]()
瑞金醫院放射科主任嚴福華正在開展聯影光子計數能譜CT臨床測試。
作為國內首批開展國產光子計數能譜CT臨床研究的醫院,瑞金醫院放射科主任嚴福華表示,心臟因為持續跳動,對成像技術要求更高,心臟成像質量往往是檢驗CT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聯影的光子計數能譜CT心臟掃描不僅覆蓋范圍更大,在清晰顯示血管、心臟內部結構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革新,實現了高分辨率心臟成像,可以更好地、多維度地反映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變化。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蘇正在開展光子計數能譜CT臨床測試。
在中山醫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蘇看來,由于光子計數能譜CT擁有低劑量、高清的核心優勢,未來光子計數能譜CT將有望成為主流CT。曾蒙蘇指出,我們現階段還在做科研臨床的驗證,可以進一步研究的空間非常大,比如通過大腦細血管來實現早期的腦血管病、老年癡呆的診斷,肺的小氣道病變、肺間質性纖維化,腹部肝臟胰腺腫瘤的微小腫瘤檢測等等。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