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訊(記者 朱欣悅)7月29日,受國家育兒補貼政策刺激,乳業板塊走強。截至午間,澳優(01717.HK)漲6.94%,貝因美(002570.SZ)漲6.01%,熊貓乳品(300898.SZ)漲2.66%。
此輪上漲緊隨7月28日出臺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育兒補貼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發放補貼至嬰幼兒年滿3周歲。
受此政策利好刺激,多家乳企股價于29日開盤后上漲。
乳業專家宋亮向記者表示,國家推出育兒補貼有助于提振社會生育意愿和信心,對母嬰和乳業等行業構成利好。對乳業是一劑有力的‘強心針’,將推動地方政府在生育支持、住房、教育、戶籍等方面出臺配套措施。同時,也將促使更多企業推出補貼政策。繼今年三大國產奶粉企業率先行動后,預計其他企業也將陸續跟進,實質性提升部分居民的生育動機和動力,有效促進中國母嬰類消費增長。
君樂寶對記者表示,此舉猶如一場及時雨,不僅將有效緩解家庭育兒成本壓力,減輕家庭負擔,更擴大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相關產品的市場需求基礎,為國產奶粉市場注入新動能,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伊利股份也對記者表示,嬰幼兒奶粉與人口增長是有相關性的,國家最新出臺的育兒補貼政策,中長期來看,對于年輕人結婚以及新生人口出生應該有一定提升作用。目前公司也在做一些消費者品牌教育和互動引導,從孕期到孩子,孕期管理、母乳喂養知識普及、母嬰專家咨詢服務等都有涉及,希望做到更全生命周期服務。
今年乳業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近年來原料奶產量快速增長,而消費市場擴大相對滯后,造成原料奶生產過剩,乳制品產量下滑,這些已成為影響我國乳業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曾公開表示,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萎縮,將對我國乳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全行業必須認真應對,要通力協作、創新提升、發展乳業新質生產力,開發新產品、增加新品類、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消費市場,以求盡快走出困境。
各大乳企也在出招助力生育。今年3月,飛鶴宣布預計投入12億元。自4月初起,符合條件的家庭可獲不少于1500元補貼。緊隨其后,伊利和君樂寶也均宣布各投入16億元,為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生育補貼。
國盛證券發布研報稱,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公布,嬰配粉有望優先受益于育兒補貼等生育政策,2024年龍年新生兒數量同比增加52萬至954萬,帶動2024年一段奶粉正增長,預計2025年將傳導至二段奶粉的需求提升。根據尼爾森數據,25Q1嬰幼兒奶粉銷售額同比+2.3%,相比24Q2-25Q1累計同比-0.9%顯著提速,后續若育兒補貼等相關政策落地,有望形成新生兒向上催化,帶動嬰配粉需求提升。
華泰證券研報稱,當前全國范圍內的生育刺激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政策從預期到細化落地,中央財政發力釋放重大信號,有望帶動地方加速跟進,多措并舉托底消費信心,疊加新生人口回升催化母嬰需求,看好嬰幼兒奶粉板塊需求改善。
宋亮同時也強調,人口問題本質上是復雜的社會問題,而非單純的經濟問題,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配套出臺。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