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等了不知道多少年,脖子哥盼望的CarPlay Ultra總算來了。
想當初,這餅2022年就畫出來了,彼時蘋果還有2年才宣布放棄造車呢,現在三年之期已到,總算來了(一年前的概念畫面)

不過這次“滿血版”的CarPlay目前僅搭載在阿斯頓馬丁DBX上,因為脖子哥定的 DBX 還沒到,所以就看了一下Top Gear的測評,給大家進行一個賽博嘗鮮。

01
第一次上車,CarPlay Ultra也會花一點時間連接到車機,當然之后的連接就會快一點。
不過讓脖子哥難繃的是,這次演示居然還是要用有線連接...主持人說是無線連接也可以,但是有線的會快一點...

作為CarPlay老用戶,脖子哥可是知道,有線和無線的CarPlay完全是兩碼事...這里沒展示無線連接,不禁要讓人懷疑,是不是無線連接還是很卡啊!
不過反正最先難受的是尊貴的阿斯頓馬丁車主們,想想也就釋然了...
脖子哥順帶多提一句,現在的CarPlay在無線狀態下播放音頻,都無法實現7.1.4的全景聲,只能在有線連接時做到(蓮花除外)。
CarPlay Ultra這部分到底咋樣了,蘋果和測評媒體都沒提到,暫時成未解之謎了...
好吧,話說回來,除了這個以外,CarPlay Ultra跟汽車的深度融合,脖子哥還是很 excited的。
因為現在CarPlay不再只是一個iPhone的投屏,而是手機和本地車機共同完成的計算和交互,原來只在中控屏上會出現的蘋果UI也能在儀表盤顯示了。
當然啦,只有iPhone12以后的手機,以及iOS 18.5以上的版本才能運行。
Top Gear對這套系統的評價很高,通過讀取CAN線數據顯示車內狀態,定制非常深度,車內各種故障燈都有蘋果設計,這你受得了?

(阿斯頓馬丁原生界面)

(CarPlay Ultra界面)
并且也提供了好幾種不同的表盤可以選擇,有顯示車道的,顯示地圖的,顯示油量水溫的,等等...






顏色和風格也是可以調節的,應該做了好幾套不同的主題。

當然,即使是老錢 + 科技新貴搭神奇組合,也一定要突出“英國匠人手工制造”...

還有就是,現在總算可以在CarPlay里控制空調和座椅了,當然既支持屏幕調節,也支持實體按鍵調節。這些界面也有CarPlay的UI適配,看著這些平滑圓角矩形,脖子哥真的爽到了。



當然,在CarPlay Ultra上,你也能直接對操控取向進行調節,比如轉向,懸架硬度,排氣聲等等。

iPhone里的Siri同樣能直接用車機按鍵呼出了。雖然國內的小伙伴們用的算是智障Siri吧,但導個航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話說都是CarPlay Ultra了,這地圖不會還不能雙指縮放吧?
CarPlay Ultra還有一些貼心的小細節,比如這個Top Gear的主持人是英國人,所以他的iPhone一連接上車,車上的拼寫變成英式的,然后溫度顯示也變成華氏度了。


這次還新增了一個小部件功能,可以上下滑動選擇不同的小部件,從演示畫面來看目前應該只有8個小部件。嗯...這個,總比沒有好吧,至少都挺實用的。

還有啊,這次CarPlay Ultra還有一種稱之為“穿透 UI ”(punch - through UI)的設計。就是在CarPlay Ultra里,蘋果并沒有給所有界面重新設計UI,而是保留了一些原生界面。
比如這里,在DBX Settings界面里,點擊音響設置,就會跳轉到原生車機的設置畫面。以及倒車的時候,會出現車機的360影像,但表盤依然保持CarPlay界面。


蘋果:我保留了一些原生界面,讓你知道你用的是阿斯頓馬丁。
這次CarPlay Ultra算是蘋果給車企們提供了一個“蘋果設計包”,根據自家實際情況進行深度定制。
各種不同的屏幕,調教出各有特色但高度統一的系統,還真有點“換車不換體驗”的意思。
02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各家車企的原生車機也不錯,真的有必要嗯上CarPlay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消費者用腳投票了。
根據2023年麥肯錫的調查,全球30%的消費者會因為車輛不支持CarPlay而放棄考慮購買,即使是車機不錯的新能源車...這點還得怪現在的車機體驗太碎片化了。

除開某些低配只有收音機的車(Honda桑,尼桑,你們說是吧?)


現在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一套車機,更有同一個車企用好幾款不同的車機...
不同的UI風格,操作邏輯,系統穩定性等等,都極大提高了學習成本。更何況,還有許多老車有著老掉牙的車機...

所以有一個生態成熟,學習成本低,跨車一致性強的CarPlay,對操作苦手來說就是大救星啊。
可是啊,像是奔馳、奧迪、沃爾沃等曾被視為CarPlay Ultra合作伙伴的汽車巨頭,都公開表達了抗拒。比如雷諾直接就打咩,說“不要試圖入侵我們的系統”。
雖然蘋果掏心窩子地表示,有明確的數據共享規范,但3萬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巨頭,還是能仍讓車企忌憚到集體哈氣...尤其聯想到蘋果曾試圖收購特斯拉的傳聞,車企難免會擔心被蘋果“奪舍”。

這個啊脖子哥其實也能理解,畢竟CarPlay Ultra需要接收整車的信息,很多數據包含了車企的行駛數據,或者用戶畫像,而這些對于車企都是寶貴的數據資產。。。
再者,CarPlay Ultra上車后,車機的更新估計也要跟蘋果協同,UI 更新還要跟蘋果排期,就是相當于什么都得看蘋果臉色...再加上為了讓車機支持CarPlay而采購的MFi芯片(3美元/顆)和十幾萬美元的認證費,這成本也不低了。

可別小瞧這點錢,摳門的特斯拉至今都還不能支持CarPlay嗷。
所以CarPlay Ultra首發,可能真的也就那些超豪華品牌車廠的高額客單價,才負擔得起,即使撲街了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并且此前阿斯頓馬丁DBX已經大量采用了與Google合作的安卓底層架構,這些預留出的接口對蘋果來說就挺友好的。

至于數據安全嘛...反正CarPlay Ultra也是阿斯頓馬丁的車主們強烈要求上線的,他們都不擔心,那應該沒啥大問題。

總而言之呢,脖子哥覺得CarPlay Ultra先上線阿斯頓馬丁的策略是沒問題的,這個路徑其實也很清晰,就是在高端品牌上小規模驗證過后,再慢慢推廣到普通車型上。
但是這種“換車不換體驗”的情景,恐怕還需要很久才能實現。
當然,以上都是國外的情況。咱們國內的情況,享受完整的蘋果或者原生安卓生態,基本是不可能了。
好在國內的車機研發夠卷,新車的車機都不會太拉,像是鴻蒙智行的各種界,就做到了相對統一的車機體驗,吉利十萬級別車上的銀河OS也有較好的體驗,更不用說還能支持CarPlay的小米汽車了...
就比如,CarPlay可以作為小米車機的負一屏使用,同樣可以呼叫Siri,在CarPlay里各種操作,然后在底部這些按鈕里無縫跳回原生車機...

我只能說,果然還是小米最懂蘋果...但兄弟們,要是你們開小米,真的會放棄流暢的原生車機,硬要用CarPlay嗎...
所以在脖子哥看來,CarPlay的優勢也就只剩下設計和對老車車機的拯救了...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