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芯片龍頭中芯國際召開第四季度業績說明會,聯席CEO趙海軍回應了市場關切的問題。
在談及2025年展望時,趙海軍表示,在地化生產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但同質化競爭使得結構性過剩的產能即使在市場回暖的情況下,依然面臨激烈競爭。公司通過打造領先技術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綁定客戶,通過增加新產品來對抗價格壓力。公司保持一貫的定價策略,隨行就市,不主動降價,但在必要時也會和戰略客戶一起直面價格競爭,以保持住公司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趙海軍稱,四季度是行業傳統淡季,客戶拿貨意愿相對較低,但在公司季度新增2.8萬片12英寸產能的基礎上,產品組合得到優化,公司平均銷售單價環比上升6%,大致抵消了出貨下降對收入的影響和折舊上升對毛利率的影響。公司四季度銷售收入實現連續七個季度增長,收入超過22億美元,環比增長1.7%,毛利率為22.6%,環比上升2.1個百分點。
關于今年一季度,趙海軍認為淡季不淡。他表示,目前整體來看,客戶產品庫存相對健康。近期,看到兩個現象:汽車等產業向國產鏈轉移切換的進程從驗證階段進入到了起量階段,部分產品正式量產;在國家刺激消費政策紅利的帶動下,客戶補庫存意愿較高,消費、互聯、手機等補單、急單較多。所以整體來說,一季度淡季不淡。但與此同時,外部環境給今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是愈演愈烈。
昨日,中芯國際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59.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2億元,同比下降13.5%。中芯國際2024年度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577.96億元(80.3億美元),同比增加27.7%,這也是中芯國際全年收入首次突破80億美元;同期未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主要是由于資金收益下降所致。
今日,中芯國際股價在歷史高位盤整,其中港股一度大漲6%。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